(盛志伟/文)8月25日,光明日报、求是网、学习强国平台等主流媒体集中刊发我校党委书记辛宝忠署名理论文章,题为《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文章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职业倦怠、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验设施闲置等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提高孩子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贫困家庭内生动力的问题,农村地区存在的教育资源短板的问题,给出了“实招”,说出了对策,“让贫困家庭孩子的起跑更加有力量”。这是对教育扶贫更深切、更实际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一名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更体现出一位师者的家国情怀和爱生如子的美好境界。
原文:
《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与教育本身的特点一样,教育扶贫同样具有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教育扶贫瞄准的是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旦具备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就可以产生“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功效。
一般来说,教育扶贫包括教育资助和教育支持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解决的是“因困辍学”“因学致贫”问题,后者主要解决的是教育资源不足不良以及受教育者学习动力不强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对于贫困家庭学子资助政策日益完善,“控辍保学”在教育扶贫中的任务占比越来越小。教育扶贫已不仅仅在于解决“因困辍学”“因学致贫”的问题,更重要的任务是教育支持,实现从“保学”向“优学”转变。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应该在这当中拓展发挥功能的空间,让贫困家庭孩子的起跑更加有力量。
针对职业倦怠、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验设施闲置等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应通过开展校地合作,实施“乡村教师素养提升帮扶计划”,建立“乡村教育研究基地”,助力乡村教师水平的提高。借助师范院校学科专业优势,在音乐、美术以及理化实验室使用等方面与贫困地区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开展基础教育研讨会、示范课等活动,通过这样的结对帮扶,既影响乡村中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热情,也有助于乡村中学教师掌握多种的教学方法。
通过影响贫困地区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提高孩子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激发贫困家庭内生动力的过程。师范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等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吃住在村民家中,与村民共同劳作,通过村民与大学教师、大学生的接触与交流,通过驻村工作队经常性入户走访,邀请村干部及党员到高校参观考察,热心为村民开展“高考咨询”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农村家庭对子女成才的期望值。
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教育资源短板,师范院校可以开展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英语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通过组织相关学院优秀大学生与乡村学生结成对子,开展语文、数学、外语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远程辅导,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了免费“网约课”,尽可能补齐贫困家庭孩子课外补习不足的短板;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帮助解决贫困村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信心不足和自我期望值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激发贫困乡村孩子自我发展的动力。
在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亟须建立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开展更多有效有益的教育支持,让贫困孩子的起跑更加有力量。这是师范院校的职责,也是教育的意义。
(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光明日报: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art_id=8698381002037407897&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598348622480&share_to=wx_single&item_id=8698381002037407897
求是网: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点击即可跳转
http://www.qstheory.cn/llwx/2020-08/25/c_1126410116.htm
学习强国平台: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art_id=8698381002037407897&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598348622480&share_to=wx_single&item_id=8698381002037407897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