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杂志社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理论与现实”学术研讨会于1月16日至18日在我校举行。研讨会特邀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部分知名学者,以及《求是》、《哲学研究》、《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等平面媒体代表参加研讨。黑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王宏宇、黑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副处长刘铎出席研讨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晓风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庆霞主持开幕式。我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会议。
图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主题,从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和研究的历史脉络、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观点,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实践中的经验与分歧各抒己见。
图 与会人员合影
历史的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求是》杂志社李文阁研究员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经历的酝酿、提出和深化的三个阶段。中山大学哲学系刘森林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穿越庸俗的价值纠正,纠正越来越庸俗的价值世俗化,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价值观念。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庆霞教授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谈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生成性。
理论的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澄清与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吴向东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具体体现在它的价值基础、价值内涵、价值地位等方面。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隽鸿飞教授认为,必须坚持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语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金林教授用“加”、“减”、“乘”、“除”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曙光教授从西式民主的特点的角度阐释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内涵的理解。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经纬教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进一步凝练应坚持的四个原则。
现实的维度: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新华文摘》王善超研究员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引入心理学的认同理论和内化理论,克服移情障碍,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价值认同。《人民日报》理论部郑剑研究员认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由学者研究、群众参与支持、发展成就支撑,从而提升价值观自信。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庆霞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具有现实合理性。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徐德荣教授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应有四个着力点。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庆华教授认为,青年教师要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自觉。
研讨会上,部分学者还谈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晓风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权威性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学界还应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世界优秀文化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哲学研究》杂志社鉴传今研究员认为,学界在研究理念上不应过分强调“民族文化”,应避免“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避免产生逆反情绪。《光明日报》理论部薄洁萍研究员指出,学界应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及其反应出的基本诉求,应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崔唯航研究员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理应更能体现中国特色,不宜过于抽象。在表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生活化的鲜活的中国语言,不宜过于学术化。
这次研讨会,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澄清和反思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闭幕式由《哲学研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鉴传今主持,《求是》杂志社的李文阁作总结发言。
以上图片由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摄影:盛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