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炜/文)日前,2022年黑龙江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评选结果揭晓,33家创新工作室脱颖而出,由我校推荐的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砾领衔的“行知育人”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室、美术学院副院长刘钻领衔的中国传统艺术实践工作室、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于猛领衔的于猛雕塑工作室三支团队荣获黑龙江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评选活动由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开展,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全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广大劳模、工匠、名师、名医、名家等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展示优秀人才时代风采,引领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教科文卫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工会将以此次获批省级创新工作室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工作室品牌建设和特色挖掘,着力打造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平台”,促进教职工成长进步的“加油站”,解决教学难题和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教职工创新发展的“孵化器”,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培育精神的作用,引领全校教职工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事迹介绍
01
“行知育人”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室,传承学校71年师范办学传统,指导实践教学“真知、真练、真用、真创”,秉持立德树人理念,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小学实践基地、应用网络系统四位一体的资源平台,探索形成上下互联、横向贯通的全方位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构建“浸润式”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工作室先后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2020年获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2021年获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22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02
中国传统艺术实践工作室,引导学员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知识积累与创新促进艺术实践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工作室模式助力美术人才培养体系走向完善。工作室突出学习、科研、设计、艺术创新、实训、生产的现代职教,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视域的中国画、剪纸、陶艺等艺术成果落地转化,推动艺术创作创新性发展,深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学员,如王志善、吕朔、苗雨晴、孙超龙、苗思源等绘画工作者,荣获12项国家级奖项,52项省部级奖项,17项地市级奖项。
03
于猛雕塑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现有实验空间370㎡,分为泥塑创作、3D数控雕塑成型、创意设计三个实验区域,兼具优秀作品陈列、大型雕塑制作、学生实践教学、3D数控成型、金属材料制作等功能,开展了包括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雕塑制作、综合设计型实践、研究创新型实践、3D数控雕塑成型实践等工作。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活动中,主持黑龙江彩车《中华粮仓》深化设计与制作项目。彩车《中华粮仓》获群众游行彩车创新奖、2019年黑龙江省“感动龙江”年度群体特别奖、2020年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