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委书记回复点赞我校学生来信
2017年09月20日   斯拉夫语学院通讯员阿庆喜

(阿庆喜/文)9月19日,我校斯拉夫语学院2015级商务俄语专业学生关惠馨的手机微信里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她写给黑河市委书记秦恩亭的一封信,得到了秦书记的回复。

这封信关注了“一带一路”大战略下,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边贸节点城市黑河市的文化软环境建设中“俄文公示语”存在的问题,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作为黑河籍学子爱家乡、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浓浓情怀。

这封吸引市委书记关注的大学生来信都写了什么?他在回复中又写了什么呢?

在关惠馨同学的手机里,我们看到了这封写给秦恩亭书记的信:

“尊敬的市委书记,您好!我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关惠馨。作为从黑河走出的大学生,我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黑河市是我国中俄贸易重要的边贸城市之一,其俄文公示语尚存在一些问题,我根据当地的商业牌匾、街道、宾馆的俄文译名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秦恩亭书记的回复是: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对于完善黑河对外开放的形象很重要。请王刚同志(主管副市长)和执法局研究采纳。同时请转告关惠馨同学,感谢对家乡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多对家乡的发展提出建议。

主管副市长王刚同志立刻回应“请执法局按秦书记批示落实,办好!”

收到这份“惊喜”,关惠馨感到真的非常“高兴、激动和兴奋”,“这是黑河一把手的肯定哦,当然激动啦,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项目得到了认可。我们团队干起来就更有劲儿了”。

关惠馨所说的项目是我校教务处设立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基金项目”,基金的设立是为助力广大师大学子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增长才干,成长成才。平均每年评定项目近100个,团队成员300人左右。而全校参与申报的师生人数超过800人次,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我校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广阔舞台。而她说的团队是由关惠馨、徐姗、王钊勖三人组成的。在于大春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按照“专业+实践”模式确定了“对俄边境城市公示语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的选题。经过深入思考和充分调研,在副院长张金忠教授的支持下,撰写了严谨详实的申报材料,并在教务处专家组的严格评审中脱颖而出。

对于选题“灵感”的源泉,关惠馨认为,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本领在实践中为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在服务社会中,激发自己爱俄语并学好、用好俄语的内生动力。

为了做好课题,从2017年1月课题立项至今,三个女孩儿,利用寒暑假,顶严寒冒酷暑,在黑河市区走街串巷,进行实地街拍街采。代表学院参加俄语文化交流活动时牺牲休息时间,跑企业事业单位,走大街小巷搜集课题信息。还委托去抚远市、绥芬河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开展调查研究,共搜集整理了超一千条俄文公示语,涵盖黑河市、抚远市、绥芬河市机关事业单位、街道、公司企业,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次次街采街拍中,在一次次翻阅词典、一次次和师长专家的交流中,她们发现了自身在专业上越来越多的问题和不足,也一次又一次增强了学好用好英俄语的勇气和自觉性。辛苦的付出,使她们在海量的素材中越来越容易发现问题,也越来越能更好地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她们发现俄语变得越来越可爱了。专业情志深深扎根了,学好用好俄语的信心和能力一起成长起来了。

面对秦书记的回复,三个小伙伴着实既高兴又倍感压力。如今,经过学院严格考核选拔,三个小伙伴就要短暂离开陪伴他们成长的亲爱的母校,去俄罗斯留学。行囊里除了师长亲友的嘱托和希望之外,她们也把大量课题资料带在身上。去了俄罗斯,还可以就近请教外教和专家,更增加了她们高质量完成课题的信心和动力。

她们说,课题完成的那一天,她们还要给秦恩亭书记写信,汇报她们取得的实践成果和服务社会的感悟与收获。她们期待用辛勤的汗水,迎接那一天早些到来!

上一条:校团委举办开学第一讲暨院长论坛
下一条:台湾师范大学进修推广学院高文忠院长一行访问我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