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把“改”字贯穿始终,以成效取信于民,以“真抓、实抓、狠抓”的勇气、决心和毅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群众关切,真抓问题
学校牢牢把握第二批主题教育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着力点,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奔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着力查找整改堵点、痛点、盲点问题。
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对表对标,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推进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基层支部建设和党员发展质量”“后勤综合整改”等问题,与近400名师生员工交流,调研相关问题55项;通过问卷调查、网上征询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1058条,经梳理整合为63条。学校党委书记辛宝忠在调研中发现的“三最”问题:“最急问题”一是学校制定的教师评职所用的期刊目录选定标准不够统一,不够科学;二是对于硕博导师遴选时间太短;“最忧问题”是博士生毕业门槛过高,困难重重;“最盼问题”是解决学校机关各部门对教师的信息不共享,导致反复填报信息的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师生的强烈呼声,是多年来困扰师生的揪心事儿。校长孙立军在调研中发现编外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员规模过大、社保问题突出、工资待遇偏低、用工制度不完善,存在重大风险隐患,这也是学校办校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操心事儿。此外,校领导在调研中还聚焦了食堂饭菜存在口味偏咸、偏辣、偏油,宿舍生活用水水压不够,部分楼宇铝合金门窗封闭不严,教师居住比较集中的新开发城区没有通勤车线路等师生反响强烈的烦心事儿。
注重统筹推进,实抓整改
哈尔滨师范大学在主题教育中发现问题不推诿、不拖延、不应付,“谁来负责、什么途径整改、什么时候解决,问题根源在哪里”清清楚楚。各部门统筹联动,将“改”字贯穿始终。
为切实改善学生居住条件,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以文化人,学校全力推进后勤整改工作,按照黑龙江省委百日会战要求,实现开工率100%。“堵住漏雨点,畅通师生情”,为了彻底解决宿舍漏雨、水压不足、管线老化等问题,校领导班子将多年的顽疾和存在的隐患都一一排除。针对食堂饭菜口味问题,产业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特色档口窗口上粘贴麻辣程度标识,设置6个低盐和少油窗口,设立了专门的调料区,便于学生自行调节口味。
学校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优化编外人员年龄结构,消除用工风险隐患,提高编外人员工资待遇,解决编外人员社保参保和养老保险补缴问题。
“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后续人才”,科研处设立“攀登计划”,人事处主动作为,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为引进人才提供待遇,为人才发展提供规划,打好人才储备战,为振兴龙江做好智力支撑做出哈师大的贡献。
满足师生期待,狠抓落实
开展主题教育要以解决问题的成效为衡量标准,而这个成效就是师生员工满意不满意。
学生们看到公寓内外墙粉刷、寝室门更换翻新、宽阔整洁道路等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时,不由得激动地说:“我们在整改后的美丽校园内更加拥有归属感,丰富底蕴的楼宇文化中充满自豪感,暖屋子工程里收获幸福感,安全的校园环境下体验安全感。”
“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法宝,更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在主题教育中最看重的着力点。学校始终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让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化为满满的获得感、暖暖的幸福感和稳稳的安全感,让初心扎根,使命落地。(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报道链接:链接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