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哈师大学生自导自拍纪录片《年》入围英国东方国际电影节
2010年04月09日   转自《生活报》

在近日落幕的第三届英国东方国际电影节上,哈尔滨师范大学2006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王兆阳自导自拍的纪录片《年》,视角全新且朴实,令人耳目一新,在23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与其他21部作品共同入围新电影人作品。

8日,记者采访了这个酷爱电影的年轻人。

拍摄场所:自己家

王兆阳从小就对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想学电影制作。因为家人不支持,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填报了与梦想接近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大学期间,王兆阳曾经写过小说、剧本,主持过节目,由他参与主创并主演的校园DV片《童话》,获得了吉林省首届原创DV大赛最佳长篇故事奖。

为什么要拍摄《年》?王兆阳说:“我家在河南省内黄县一个农村,过年还保留着很多传统习俗,而这些习俗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如果用镜头记录下家乡过年的场景,肯定非常有意义。”

2009年2月,从学校借来摄像机的王兆阳放假回到家乡摸索着拍摄起来。“我想通过拍摄一个农村家庭过年的场景,反映家乡人的淳朴,也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他决定选择最熟悉的自己家进行拍摄,“影片中的王志东是我父亲,吕新娥是我母亲。”

拍摄素材:700分钟

放鞭炮、筹备年夜饭、亲友团聚、磕头拜年、祭祀祖先……在《年》这部纪录片中,王兆阳从农历腊月二十四拍到正月十五,把河南一个农村家庭过年场景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不太专业的他第一次做导演,拍摄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拍摄纪录片不像故事片那样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指导演员,而是需要全程客观地记录现场。”王兆阳说,父母都不习惯面对镜头,所以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偷看他,很多这样的画面不得不剪裁掉。

“除影片的翻译外,拍摄、字幕、配音、剪辑等所有工作都是我独立完成的。”纪录片成片和素材的比例一般是1:10,王兆阳在近20天里足足完成了700多分钟的素材拍摄。而很多电影节对纪录片参赛作品要求一般是30分钟以内,所以他一遍遍筛选,忍痛裁掉了很多镜头。从拍摄到最终剪辑完成,历时三个月。

首部作品:入围国际电影节

去年暑假,王兆阳从网上了解到,英国规模最大的华人电影推广、展映和论坛活动——东方国际电影节正在征集作品。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兆阳把自己的首部作品《年》投寄给活动组委会,并通过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

做志愿者时,他在哈市主要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与英国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联络、沟通。组委会将参赛作品的影片信息传送给他,他负责将影片信息翻译成英文文案。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整理出100多部参赛作品的中英文文案信息,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得到了活动组委会的赞赏。

经过几个月等待,王兆阳终于接到了第三届英国东方国际电影节发给他的电子邮件:“今年的电影节从235部参选作品中选映22部中国年轻电影人的作品,《年》正式入围新电影人作品。”原本王兆阳可以受邀赴英国参加电影节活动,但因毕业实习,无奈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采访最后,王兆阳说:“拍电影一直是我追逐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会坚持下去。”

上一条:东北网:校地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师大南路百余商户房被拆除
下一条:新华网报道香港应善良基金会资助我校学生情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