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闲愁”
2013年09月15日   党委宣传部

年少都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

青年人应该是富有朝气的,应该如同初晨的鸟一样唧唧喳喳,活力无限。可如今的有些年轻人却很难让人从他们身上发现“活力”二字。恰恰相反,他们之中往往有这样一些共性:伤春悲秋,多愁善感。那么,是什么从他们身上偷走了本应该有的激情和活力呢?

我觉得致使他们对生活如此缺乏热情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严重缺乏成就感。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是缺少自信,自信心都没有了,就会遇事畏缩不前,进而把自己转变成了一个“闲人”。所谓“闲人”就是整日整夜地无所事事的人,对生命都放弃了追求的人你还指望他能对生活充满兴趣?这恐怕不能令人相信吧!

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本来就应该是活泼、阳光的,可有些人怎么就弄的暮气沉沉的呢?我可以这样解释给你。生活中的一些人其实本来都是很有梦想很有追求的,可往往在他们为梦想而追逐之时恰恰就“碰了壁”,于是他们就觉得“我不行”、“我完了”、“我还是做我的闲人吧!”

就这样,一群青年“闲人”诞生了。然而他们清闲了,他们不为梦想而追求就真正的快乐了吗?我想,绝不会的!相反,他们会变得非常空虚,太多的忧,太多的愁,太多的苦楚,太多的悲伤,他们只能选择像喝冷水一样吞入腹中,日积月累,他们就彻底地丧失了青春的活力,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病态。

自古有“闲愁”之说。意思就是说闲着不做事的人往往容易发愁。贺铸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也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佳句。虽然他们的“闲愁”与当代青年的可能不大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因为“闲”而而导致或增添了“愁”之感。

话说回来,就因为“闲”而导致了“愁”,那么我们又何必要承受呢?这不是没事找罪受呢吗?所以广大青年们不要再“苦大愁深”了,不要再做“孔子的弟子----闲(贤)人了”!有首歌唱的多好,“快乐其实很简单”。解决“闲”的问题也并非难事,那就如机械一般运转起来呗!美学大师朱光潜老先生曾说过:“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郁由于止,求泄的方法在于动。”所以马上让自己忙碌起来吧,这样那些“闲愁”自然会灰溜溜地离你而去。在清风之中读一本好书,在阳光之下打一场篮球,实在不行就拉几个朋友在操场上嚎上几嗓子足以让你的心情舒畅一阵子了!

据说歌德年少时因为失恋而想过自杀,可后来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把自己所在一间小黑屋里疯狂写作两周,这样,伟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了!青年朋友们,莫要“闲愁”了!巨人者如歌德就是你我排解“闲愁”的最佳老师了,不是吗?

还是朱光潜老先生说的最有道理:“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样一个世界。”所以,朋友们,何不去“闲”取忙,化“愁”为乐呢?

文/文学院 郭欢

上一条:梦回故乡
下一条:观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