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不消说太多,单是这两句已经把莲花的恣意形态描摹得惟妙惟肖。我们毋需揣摩义山君彼时的心境,也不必附会言语寻味。但却总有一种心情让我们想要接近这个人。
他,宦海沉浮;他,情路漫漫。他喜欢歌颂爱情:“追忆”也好,“惘然”也罢,都是他的真性情;甚而遥望月宫又会垂怜深锁瑶台的女子“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即使再凋索的画面,在他的眼里也悠然显露那样一种恬淡“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若不是诗人那份情怀使然,又怎会立于秋寒之中而饶有兴味的信马由缰?
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他出于某种本位思想早已将做官作为自己的理想。但却未逃得出“牛李党争”的纠葛,也许是出于诗人的单纯永远无法参透那背后的玄机,也许是因为学人的耿直永远无法让自己全身而退。他,李商隐,也被卷进这场政治漩涡。也许我们该感谢这些兴风作浪的人,是他们把他重新推回到自己最初的身份,让他的头脑里暂时忘却那些尔虞我诈;是他们留给他的伤痛,让他决定用一辈子来作诗吟咏舔舐伤口。
李商隐,抱持着心底的本真,把思念嵌进西窗下的荧荧烛火,把清愁交予素秋的寥寥弯月,把离别注入芙蓉的滴滴红泪。于是,历史上便多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少一个趋炎附势的庸吏。
(文/社会与历史学院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