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哑巴
2012年04月01日   党委宣传部

要完全的诠释出幸福的意义或给幸福下一定义,对我而言,那并不简单,但唯一可以相同的是,幸福并不等于同爱,比爱虚无,比生活温暖。时常来自于相互比较,也会来源于谎言。幸福是一种无声的状态,培植它的过程,艰辛而酸涩。就像是干涸的大地在祈求一场春雨,这一场雨什么时候回来,无人知晓,像神的旨意一般,神秘肃穆,可能一夜之间就大雨倾盆,抑或苦苦哀求也难得到。越是急切奢望就越是难以得到,也就越苦恼。幸福是哑巴。

罗丹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与学生卡米耶的旷世爱恨想必无人不知。1886年。两人开始通信,罗丹在信中写道:“我只有卡米耶一个学生,我将竭力保护她,永不再收别的学生,以免被干扰,这样的天才是罕见的,从现在起,我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卡米耶就是我的妻子。”而卡米耶也迅速作出回应“唯有你是最懂我的”。他们在信中所传达的情感如此炽热,举世无双。罗丹将卡米耶视为他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缪斯女神,而卡米耶将罗丹视为生命的守护者。两人情感的热烈弥足珍贵,让世人感叹。我想,这样的爱情对每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世人难得的珍品。很少会有人能将爱情与睥睨凡间的艺术同时握在掌心。然而就在两人的爱情与事业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卡米耶的作品也开始受到世人的认可和关注,可以说是前程似锦。用书信来进行尺牍传情,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幸福。能够从墨水与字迹间感受真爱,在书香笔尖下领悟幸福更是一种上帝赋予的旨意。然而,就在幸福悄悄将临时。命运开始说话。卡米耶开始于罗丹同居,两人的关系急速恶化。没有了笔墨之间的细水流长,只有日夜不断的争吵纠缠。直到最后无法互相理解的时候,也就预示着感情也画上了句尾。卡米耶离开罗丹自行创作,并且拒绝罗丹上门致歉。在那时启蒙主义刚刚兴起的国度,卡米耶也迅速沦为人们指责的焦点,人们指责她是出卖躯体而偷窃大师创作的灵感。他们最终的结局也是极为惨淡的,一个孤独此生,一个沦落精神病院。艺术将现实物化,命运又将幸福推开。

在他们的世界里,我最终明白难的不是去怎样努力来拥有幸福,而是去怎样持有一颗能把握幸福不任其流失的心。生活就像攀登,没有一个位置会告诉你站的是否就是你该有的人生,每一处都无法预言出这是否就是你想苦苦寻求的幸福。重要的不是你经历了多少艰辛和无奈,而是你是否能真正明白怎样去把握幸福。生活在别处,幸福虽是哑巴,但我们仍要坚持不懈,去用一颗恒定的心面对弥足珍贵的幸福。

(文/政法学院 李梦珣)

上一条:相逢
下一条:冬﹒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