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就是“大家”给人的感觉。俞敏洪,也正是这样一座高山,他有山的坚毅刚强,有山的凝眉沉思,亦有山的伟岸胸怀,令人敬佩,令人向往。2009年2月,我终于有幸见到我心中的这座高山——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
新年伊始,五湖四海的同学为了心中的梦想齐聚新东方。寒风的凛冽抵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而老俞的到来更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我们奋斗的激情。见到老俞,大家着实吃了一惊。传说中的俞总既没有西装革履的装扮,也没有严肃的表情,一件羽绒服,一身休闲的打扮透露着老俞的随和。单看表面谁也不会知道他是民办教育家的精英,是资产数十亿的企业家。外表平凡,可他开口不凡。知性,智慧而又文采飞扬,激情四溢的演讲不知感动和鼓舞了多少人。他话语中有生命的真、心灵的善、教师的爱、语言的美,浑然天成,行云流水。“大家”给人的启示远不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是一种学术的修养,一种人格的魅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坚持和毅力
传说世界上能达到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它们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就能飞上塔顶;另一种动物则是蜗牛,但是蜗牛决不可能一帆风顺地爬上去,它不知要经历多少失败,爬上,掉下,再爬上,但是当蜗牛爬到顶端时它所看到的世界与收获的成就和雄鹰是相同的。在我看来,老俞就是这样一只蜗牛,他一边学习,一边务农,爬了三年终于爬上了北大西语系的顶峰。这需要怎样的坚持和毅力啊!他的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每天多努力一些,比别人多努力一小时。别人五年干成的事我干十年,别人十年干成的事我干二十年。”就是这种持之以恒的蜗牛精神成就了俞敏洪,成就了新东方。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经过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与平和
老俞曾戏噱地说,北大踹了他一脚。在这个高手云集的学校里,他仿佛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他是班里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土得掉渣的乡音使他难以开口。大三的一场肺结核使他练就了一副瘦削的魔鬼身材。更可悲的是,北大五年中无数女孩经过他身边竟无一人爱上他。三年的高考,迟到的爱情,病魔的耽误都没有打垮一个乐观的俞敏洪,他以内儒外道的人生智慧,战胜着自我,挑战着极限,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这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与平和。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勇气与魄力
马丁•路德•金曾说:“绝望是大山,只要你能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老俞相信:哪怕最没有希望的事,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坚持做,最后就会拥有希望。当年老俞被北大开除,他不知顶住了多少压力,每天贴传单,一点一滴把新东方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正是老俞的勇气与魄力使他拥有过人的胆识,既能抓住机遇,又能脚踏实地的把新东方做大做强。新东方的成功是其校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最好诠释。
怀瑾握瑜,百卉吐芳华——美德与关怀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才无德之人是难以成功的。老俞对我们说,他进入北大就养成每天打扫寝室的习惯,这一扫就扫了四年。另外,他每天都为室友打水。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吃亏的事,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应当的。也许你认为这没用,可是当新东方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急于寻找合作伙伴时,老俞轻松地请回了在国外的大学同学。回国后,同学对他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你有饭吃决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我们一起回国干新东方。”就这样,老俞以谦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品格凝聚了人才,新东方的百卉园芳华阵阵。
像树一样活——理想与信念
老俞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另一种方式是像树一样活。”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像树一样活的理想与信念。即使只是一颗种子也要长成参天大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老俞用树的理想激励自己,点滴积累,终于成为英语专家;老俞用树的信念鼓舞自己,毫不放松,终于成为了国际人才。
这就是俞敏洪,一个有着极强经济头脑的人,一个拥有驾御人才能力的人,一个勇敢的探索者,一个倔强的寻梦人。他用激情点燃梦想,他用乐观战胜挫折,他用毅力创造希望,他用无悔书写人生。他是我心中的“大家”。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文学院 刘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