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用绚丽开启四季的门扉?是谁默默地点缀着人间而悄无声息?是谁以柔弱的身躯撑起文人墨客灵魂的重载?是花儿!我爱花儿,爱他们的清新、淡雅、妖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姑娘款款而至,洗尽铅华,芳泽无加。当年夸父的锲而不舍,成就了今天桃林的云蒸霞蔚。物换星移,桃花在时间长河的流淌中愈加芳香醉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青青,桃花彤彤,似乎一段惟美的情缘如娇蕾悄然绽放在岁月的枝头。我欣赏桃花,爱她的妩媚来动人,爱她的妖娆去轻佻。这样的桃花绚烂了迁客骚人的视野,妖娆了吴姬越女的心扉!春风化雨,万物更生,梨花仙子姗姗来迟,她的清新、淡雅令我心旷神怡。淡月一弯的春夜,微风轻拂柔枝,袅袅婷婷,梨蕊皎洁胜雪,辉映着淡淡的月光,如梦似幻,此情此景,酌一杯春酒,品花、赏月、抚琴、怀乡,多少柔情缱绻,多少诗意缠绵……
沙漏滴转,芭蕉登上了夏之舞台。庭院深深,素墙轩窗相偎,小桥流水潺潺,回廊曲径通幽,假山、怪石嶙峋,芭蕉似一位大家闺秀,端庄典雅,静静的守候在闺阁。要论其意趣,雨打芭蕉,羁旅游子,斜倚蓝窗,青灯黄卷,梦回故园,芭蕉之意趣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直。每当微风拂过,不禁如醉如痴:醉的是她的温文尔雅,痴的是她的风流旷达。
花儿不仅给予人们美之感受,她亦是文人墨客灵魂的家园。
七月流火,陶潜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菊花深深扎根于中华几千年诗歌的沃土中。“晋陶渊明独爱菊”可见花儿的巨大影响力。秋日的黄昏,斜阳、古道、西风,一丛金菊残桥边傲然绽放,那样的泼辣!清冷的菊花香久久萦绕,定格在诗歌这幅连绵不绝的长卷上。她的魅力只怕那桥边红药也要自愧不如。
雨雪霏霏的冬日,或是薄雾轻烟缭绕的清晨,抑或是余霞尚满天的黄昏,一枝素梅傲然挺立,似一位娴静典雅的仕女,丹唇微启,嫣然轻笑。似轻云蔽月之朦胧,若流风回雪的飘摇。她轻舞罗袖,似一只蝴蝶翩跹于山水之间,远离了俗世的喧嚣与尘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月光溶溶,梅枝舒展,夜凉如水,不觉有暗香浮动,淡淡的却经久不息。那虬枝蓄积着无尽的力量,足以抵御任何严寒风霜。
四季百花园中亦不乏“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坚贞高洁的幽兰、泼辣灿漫的杜鹃、绵里藏针的玫瑰……可爱的花儿将他们最美的一面积极地奉献给了人间,无论它们开在残桥、深巷、山谷、亭台……
作者:《哈师大校报 编辑部》周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