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时发布地震速报 向地震预警前进一大步
2013年04月01日   中国新闻网

中国地震局自4月1日起正式提供自动地震速报服务,中国地震台网将通过手机、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向全社会实时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

专家称,地震速报是地震台网的核心功能,即震后第一时间发布震中位置、震级大小、震源深度等地震参数,这对于政府和社会公众迅速判断灾情、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自动速报技术已被国外地震机构普遍采用,美国、日本、欧洲等均直接在网站上发布自动地震速报结果,第一时间向政府和社会提供速报服务,并不断用更新结果进行修正。“自动速报也推动了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技术的发展,地震预警的实质就是一种超快自动地震速报”。

而长期以来,中国地震速报由人工操作完成,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普及,政府和公众对地震速报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的人工地震速报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最新提供的实时自动地震速报就是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新地震速报技术,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地震台网的实时监测数据,实现快速地震定位和震级测定。自动地震速报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快”,从处理到发布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与传统人工速报相比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如中国国内地震一般2分钟之内便可快速定位,而人工速报通常需要10分钟左右。

“这也是向开展地震预警前进了一大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研究员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提供的地震速报服务距地震预警半分钟内甚至十几秒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但地震科研人员、地震部门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实现向社会提供更快、更准的地震速报、地震预警等公共服务。

他介绍说,综合区域人口密度、地震台站分布等相关情况,并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相匹配,目前,大致是对首都圈及省会城市3级、中东部地区4级、西部地区5级、中国周边地区陆地6级、全球范围7级地震,提供地震速报服务。

由于自动地震速报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其测定结果往往与人工速报存在精度偏差,因此地震信息发布与传统的单次发布方式有所不同,将采取“自动+正式”两次发布方式。地震发生后首先发布自动速报结果,第一时间向政府和社会提供震中位置、震级等基本信息;待人工速报完成后再发布一次正式速报进行修正,最终参数以正式速报为准。少数情况下计算机系统不能产出自动速报结果时,将只发布正式速报结果。

除“自动+正式”两次发布外,中国正式启用的自动地震速报服务的另一特色,就是应用3套不同技术原理和路径的多路触发式地震监测系统,对第一时间速报的地震基本信息进行互相验证,以尽可能保障速报信息的准确性。

潘怀文指出,地震参数测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计算过程,计算机自动速报及其后的人工速报,其实就是在“快”和“准”之间取舍与平衡,前者提供“八九不离十”的地震基本信息,后者通过人工干预排除不准确因素后,提供相对准确可靠的地震信息,“这方面的变化,也需要社会公众逐步适应并给予理解”。

上一条:神十“飞天女”或是王亚平 曾为神九航天员候选人
下一条:中国实时发布地震速报 向地震预警前进一大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