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昨日在北京玉泉路园区举行开学典礼。这也是自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改名为"国科大"之后,迎来的首届开学典礼。
北京市玉泉路地铁站A1出口,在一片绿色之上,写有"中国科学院大学(nces)"几个黑色大字的招牌异常显眼,这里是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这里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随便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走几步,你遇到的可能就是一位名声斐然的两院院士或者博导。
今天早晨,4000多名师生穿着印有各自学院字样的白T恤,早早地来到学校正门口的草坪上。因为9点钟,他们要举行新学期的开学典礼,按照校长白春礼的话,更准确应该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名后的首届开学典礼。
白春礼: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天也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因为这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即国科大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今年之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全称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7月16日,在学校的中英文网站上,同时出现更名说明:根据上级指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
对于改名,中科院办公室的解释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名称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研究生院设置暂行规定》中"研究生院是指在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中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的规定不符,从而使该校在日常管理运行以及毕业生就业时易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带来是否按照高等学校进行政策定位等疑问。
然而,更多的猜测却直指教育配置。就在宣布更名的第二天,某媒体《或将招收本科生》的报道被转载超过30次。就在昨天,记者希望就此问题进行采访时,却遭到了学校宣传部门的提醒:更名后的国科大,在教育、培养、管理以及学位授权等方面的基本属性不变。千万不要做相关联想,不会有人出面回答相关问题。
在网络上搜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时候发现,包括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授在内的很多人都表示心情很复杂。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的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的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据此,"研究生院"更名为"大学",显然不是改几个字那么简单。
小陈,2000年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毕业后一直未回过学校。今天早晨9点15分,在2012年开学典礼进行了一刻钟时,她更新自己的微博:母校更名。
小陈:有点怪,因为我觉得它不是大学,它是中科院。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同学来讲,它比大学更大学,没有本科教育、以科研为主。我们是在这儿读一年基础课程就进入到科研院所做实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
小陈的观点在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方平那里得到印证,在中国,大学的含义的确包含本科教育。
陈方平:如果学校名称叫大学,它必须要有本科。大学的名称应该是比较严肃规范的,要通过教育部审批,教育部要有发展规划,要把规划纳入到国家的计划。
尽管"国科大"一再谨慎的强调,学校除了名字改了,其他的一切都没变,但是陈方平认为,"国科大"应该是在走一条逆向行驶的道路。
陈方平:它可能有长远的计划,科学院资源如果反过来往下延伸,对社会,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当中逐渐推进会比较稳妥。因为一开始就办本科,有时候磨合过程当中就会在教学上出现问题,但是现在由于一些调整,有几年的过渡期。但是如果没有本科生教育,叫大学还不如叫研究院。
如果大家的猜测成为现实,那么另一个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样,直属中科院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不得不被提起。目前,"中科大"与"国科大"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进行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的同时,还涵盖本科教育。如果未来同样都涵盖本硕博教育设置,那么安徽的"中科大"和北京的"国科大"会不会只是教育资源的重复。
陈方平:因为它分在不同的地域,另外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机构遍布全国,所以会有侧重。
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校长白春礼说,从60多年前发展新中国研究生教育、10多年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科院都是探索者和先行者。更名了的"国科大",在教学体系上还将带来哪些创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