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获利高处罚轻 假高校打而不绝
2012年05月20日   人民网

卖假与买假皆因有利可图:文凭就是进入职场的“门票”,一份成本几十元的假文凭可以卖到几千元。

是什么土壤滋养了假高校?它们打而不绝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昨日,记者采访了湖北人才网部门负责人金海东。他说,现场招聘时,虽然会设学历门槛,但没有用人单位会现场查验求职者文凭的真伪;验证文凭,多是在录用之后。录用后,如果查出来文凭是假的,那就涉及诚信,会解除聘用。

“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公司有名员工的文凭在教育部指定的‘学信网’上查不到。”武汉完美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统洲说,“发现这名员工文凭不对劲后,我们当时也没说什么。工作虽然照旧,但一有机会,我们就会让其走人。好在没多久,他自己闪人了。”

假高校建假网站卖假文凭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高额利润?2009年3月,北京曝光一起假文凭诈骗案。据披露,一份“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文凭”至少卖3000元,最高甚至卖到8000元。这个网站的创办人每月最多卖出50多份。记者调查得知,一卖文凭的“孙老师”介绍,如果找中介,一份文凭开价都是6000多元,而他们开价3500元,算便宜的。刘统洲介绍,假高校网站1年成本仅1000元左右。

“乌有高校一条龙式的造假行为可谓达到国际水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认为,购买假文凭的多是知情而买。常人通过好几年大学的学习才能拿到的文凭,他“一个星期取证”,怎么可能是真的。那些买假文凭的不是受害者,而是造假者的同谋。

“市场”有需求、获利高、处罚轻,是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诈骗案中的4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罚金1000元。

上一条:"万木青大学生创就业实习平台"启动
下一条:两青年落水 14名大学生合力施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