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意见征求稿,其中规定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新专业首届毕业生进行专业评估,如果就业率过低将被要求调整或者暂停招生。虽然这一规定被舆论认为是“新规”,其实早已有之。而“就业难停招”是新规名义下的“旧思维”——功利和行政思维在作怪。
早在2004年,就有教育部领导明确表示,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新设专业就业难或停招生显然延续了这一思维逻辑。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到底是那些专业停招了,公众甚少知晓,倒是常闻大学生入学时的所谓“热门专业”,毕业后成了“冷门专业”,随之出现了工作难觅的尴尬。站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设专业就业难或停招生真的是理性抉择吗?
说到底,新设专业就业难或停招生的本质问题是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碰撞。无须讳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越来越严重。加上部分学校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而忽视了教育规律及其本身的优势专业,结果是待到学生毕业时人才市场上已经人满为患。实际上,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完全按照社会这一指挥棒来调节自身的教育内容,是教育工具性价值的反映。新设专业就业难或停招生也说明了这一点。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并不意味着教育对社会需求的简单迎合。一方面,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教育的理想和超越的本质又要求其独立性,有以不为浮云遮望眼的超然姿态。而当前,我们的教育却越来越热衷于追求所谓的效益和实在的功利,专业设置直接与市场需求相挂钩,本应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的大学有意无意地在扮演着“高等职业介绍所”的角色,成了“文凭批发工厂”,而大学生显然成了“流水线的工业产品”。所谓新设专业就业难或停招生的内在逻辑就在于此。
从本质上说,与其就业难停招,不如给大学办学自主权,克服大学对政府的依赖和附庸地位,科学调整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让大学直接面对社会的选择,适应社会的需要。
美国思想家加尔布雷恩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但是,在功利性主导下的专业取舍面前,谁能奢望公民文明素养的提高呢?当教育的功利性压倒了大学自身的价值和功能,谁能说新设专业就业难或停招生就是最优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