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叶企孙先生教育思想
2009年12月30日   清华大学物理系

叶企孙先生是现代中国科教兴国的一位先驱者、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位奠基人。李政道先生认为[1],“他在1925年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一位副教授(即叶本人)、两位助教开始,不到1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就名列全国前列。……在发展速度上,在办系的成功上,我想,叶老师的创业成就是可以跟20世纪初的加州理工学院相媲美的。”叶企孙先生亲自培养了我国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包括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王希季等10位“两弹一星”元勋,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戴振铎、王竹溪、钱伟长等学术大师。他长期主管清华庚款留学基金,精心安排钱学森、龚祖同、赵九章、王大珩、马大猷、冯德培等人选择中国最需要的专业去留学。他的许多学生、学生的学生,都是中国现代科技各领域的开创者。叶先生是一位培养大师的大师,确实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近几年,我们研究和总结叶企孙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探寻如何在当前环境中借鉴当年叶先生的做法,推动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努力争取把清华大学物理系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物理系。本文试图介绍近年来清华大学物理系实践叶企孙教育思想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体制建设和教学理念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以纪念叶企孙先生110周年诞辰。

一、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在建立一个良性体制的前提下,首先要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清华大学物理系1926年成立,成立时只有梅贻琦和叶企孙;两位教授。建系初期叶企孙先生就不遗余力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他聘请了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任之恭、赵忠尧、霍秉权等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为教授,把吴有训的工资待遇定得比自己高,主动让吴有训担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竭力为他们发挥专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他有针对性地挑选一批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如赵忠尧、陆学善、余瑞璜、龚祖同、赵九章、傅承义等,加以精心培养。名师出高徒,清华大学物理系很快就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成为国内最好的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物理系撤销,一批名教授如叶企孙、周培源、王竹溪、霍秉权、彭桓武、余瑞璜、洪朝生、葛庭燧离开了清华。1982年在老系友的强烈呼吁下,清华大学物理系恢复,时有教职工197人,然而师资队伍大而不强,名师一去兮不复返!以后虽然陆续引进一些优秀教师,但受制于体制和有限资源,师资队伍质量改进相对比较缓慢。

新世纪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对于一流高校的投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增加;另一方面,物理系师资队伍中一大批教师将先后退休,空出大量岗位。2002年国际评估团对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评估报告特别强调:“这将是物理系的一个转折点,如何掌握这一契机,会影响到今后30年系的发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贯彻叶先生师资队伍建设思想的最佳时机。如果我们在大力招聘一批有较大学术潜力的青年教师的同时,集中有限资源引进几位国内最好的领军人才,清华大学物理系整体水平将会有质的变化。

2003年在学校大力支持和系内广大教师的配合下,物理系在人事制度上开始改革。我们首先建立了Faculty和Staff两个系列。在新聘Faculty上,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对于已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特别是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我们选准引进对象,采取个案协商,集中使用学校提供的“985工程”和“211工程”资源,创造良好环境,为他们在清华大学做出好的研究成果而竭尽全力。5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了薛其坤、王力军、王亚愚、王向斌等一批优秀人才,均为一时之选,已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具有较大潜力而研究领域又重要的青年学者,我们从2003年起开始实行tenure-track制度,旨

上一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已超过700万人
下一条:DNA硫修饰发现的探索之旅及对生物学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