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就在于“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必须围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这一中心目的。没有深入而开放的理论研究,就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腰杆硬、底气足。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能够突出地感受到95后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积极向上、个性张扬的群体,他们既表现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认同,也在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了更明显的思想多元特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我们需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树立起“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意识,在坚持理论的严肃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如何做好思政工作,如何做好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就要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把握青年成长规律,科学确定思想教育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手段,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推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把中国高校春风化雨的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流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之风,才会在象牙塔内蔚然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