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惨案连发引中国教育功利化讨论
2013年04月19日   人民网

4月18日,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院的操场围栏上,悬挂着上千只千纸鹤。千纸鹤上写满了各种话语。

继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遭毒杀不治身亡引发关注以来,其他一些高校近日也接连发生类似案件,引发多重拷问。分析称,这暴露出中国教育严重的功利化问题,亟待矫正。此外,从加强学生人格和道德教育等“切口”入手,治理社会大环境,也应是题中之义。

高校惨案接连发生 引发多重拷问

“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通报,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截止目前,复旦大学官方微博16日发布的这条消息已被转发和评论20余万次。

此前15日,该微博通报称,复旦大学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警方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16日上午,上海警方证实,中毒研究生同寝室的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刑事拘留,其作案动机和原因还在调查中。

这场校园惨案真相尚未浮出水面,连日来,其他一些高校又曝出类似事件。16日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同宿舍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一名学生被刺伤,经抢救无效死亡。17日晚,张家港沙洲职业工学院一名学生持水果刀将在该院短期培训的学员曾某刺伤。同日,南昌航空大学宣传部门证实,该校前湖校区一学生宿舍内发现一具腐烂的遗体,死者疑为该校研究生彭某。

短短数日连现多起校园命案,引发关注。记者在网上看到,一些已毕业的学生掀起发“不杀之恩”感谢贴的活动,以感激同处一室又发生小矛盾的室友的“不杀之恩”。分析称,室友和谐相处本是常事,而今变成幸运,极为讽刺。

从1994年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到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案,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回顾近20年来发生的几起震动社会的大学生伤害案件,从校园传出的命案都曾引发全社会讨论与反思。

象牙塔里的高材生何以变“屠夫”,原本亲密的“睡在上铺的兄弟”为何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并挥刀相向,引发人们多重拷问。

心理教育辅导供不应求 “短板”待补

“悲剧屡屡上演,我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是部分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新玲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面对激烈竞争,当下学生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浮躁,于是变得急功近利,往往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他人生命。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一项调查显示,40%的大学新生、50%的毕业生有不同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四大主因。媒体分析称,上述校园惨案中令人震惊的残忍、歹毒,正是加害者心理畸形的结果。

高材生作案成舆论热议焦点,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施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实际上,心理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虽有一定关联性,但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另一个误区,他说,人们往往习惯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思想道德问题,比如嫉妒。心病只有心药医,这需要学校开设心理课程,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施钢认为,近十几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心理教育非常重视,但由于社会节奏加快和竞争加剧,目前高校对学生提供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辅导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很多高校专业教师的数量还远达不到学生对心理服务的需要,存在较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短板”亟待补齐。

“国家应加快推进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这是当务之急。”施钢说,与本科生阶段较为完备的课程设置与咨询辅导相比较,当下,国家对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伤害身心撕裂群体 教育功利化亟待矫正

“可以说,在任何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都无法消除极端的个案,但是,可以采取办法减少极端案例发生。”盘点近期校园惨案,熊丙奇将矛头直指中国教育的功利化问题。

“一切围绕功利目标转,从这种教育体系走出的学生,会在人格、身心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说,不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关注并强化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这些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教育,那么,类似的极端个案还会发生。

“撕裂学生群体是功利教育的另一大特征”,熊丙奇认为,在中国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们被纳入一个成才模式同场竞技,这把促进每个个体发展的教育,异化为竞技教育。这种拼杀的结果是友情不在,只剩下冷漠。

基于此,熊丙奇认为,只有在给每个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中,才会减少这种畸形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特长,懂得团队协作、宽容待人。

“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是功利教育的根源之一。”熊丙奇认为,要扭转教育的功利化,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关键在于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倡导多元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应让大学回归教育和学术本位,才能摆脱功利的办学追求。

社会不良风气难逃其咎 德行培养或为“切口”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早在2010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在批评教育功利化倾向时作如上表述,深表对学生德行培养缺位的担忧。

“校园惨案连发,我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道德缺失。”张新玲说,感觉中国传统的“以和为贵”、“勿以恶小而为之”、尊重生命等思想品质正逐渐削弱。

和张新玲一样,诸多分析认为,在校园惨案的问题上,中国教育功利化难逃其咎,但社会大环境也应对此负责。

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同学之间挥刀相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社会理想信仰的缺失,从而导致人的行为简单化、粗暴化、野蛮化、动物化,体现在现实中即为“一句话不合就拔刀相向”。

夏学銮分析称,这根源于金钱拜物教等社会不良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人们之间的友谊和友情减少,利害关系和竞争程度加剧,社会相对挫折感与日俱增,最终导致社会失去基本的道德约束,变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动物世界”。

“友情减少,冷漠增加”,施钢也认同夏学銮的观点,他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工作经验表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导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减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会导致负面情绪的积压和累计爆发,可能产生行为失控。

“所以,最根本的办法是改变我们的社会环境,使社会更有正义感,人们更有理想信仰。”夏学銮说,具体到实践中,可以从加强学生的人格和道德教育这个“切口”入手。他认为,这种从教育层面抓起的努力,将为构建和谐社会修道筑基。

上一条:中国的教育梦 大学,何时“世界一流”
下一条:拿什么拯救漠视生命的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