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付军龙在《黑龙江日报》撰文:以大学之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12月05日   党委宣传部通讯员左游

12月2日,《黑龙江日报》第11版理论专刊发表了我校党委书记付军龙的文章《以大学之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章结合我校实际,阐述了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新形势下,大学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全文如下:

以大学之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是文化传承的殿堂和高地,是文化创新的催生地和辐射源,与生俱来就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在文化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又是对既有文明成果的开拓创造,它既执著地坚守着文化的社会遗传,又勇敢地承担起文化的变革创新。在党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大学职责和功能的具体指向性就更加明显,秉持大学文化的核心要义,凸显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是大学对国家、对社会应当具有高度负责的使命期望。

一、大学之力在于捍卫、引领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守望者,也是价值观、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守护神。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中心,大学应当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和自觉,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及社会行为中,充分发挥道德楷模和文化先锋的作用。作为师范类学校,更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于学科建设、教材体系建设、项目研究、教书育人等各个环节。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努力构建全民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和对外交流等方式以及期刊、校园网络、宣讲团等资源,创新教育载体,拓展教育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进而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

二、大学之力在于教化、启迪

对于社会,大学之力不只在于有显著的科学业绩,更在于具有灵魂的铸造功能,通过教化和启蒙对人的素养和精神境界进行高品位和全方位提升,着力培养各行各业的高水平人才。在文化强国时代,特别是在党中央着重提出要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的时代需求下,大学必须从根本上满足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加强文化艺术领域拔尖人才培养,为国家和地方造就文化大家名家、打造高水平的艺术人才队伍提供支持。对此,哈师大将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专业学科和人才队伍优势,努力建成“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为龙江文化发展培养和汇聚一批旗帜性人才。

三、大学之力在于弘扬、传承

大学是民族文化成就和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是文化衍生和传承的重要基地。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对于国家和民族,大学之力在于要审慎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争衡可能引发的民族文化发展不对称性和边缘化的倾向问题,力求通过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延续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固守国家和民族创造精神境界的宝贵精华。我们将全面整合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音乐学、美术学、中国历史等学科,依托学校东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深入挖掘我省渤海文化、金源文化、俄侨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北大荒拓荒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学科的优势,积极与“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引领我省文化事业实现文化艺术事业、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艺术产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彰显文化艺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大学之力在于革新、创造

大学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自觉处在社会改革和文明进步的前沿。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动力源,大学之力就在于它并非被动的继承,而是以革新现有、开拓未来的开创精神率先引导社会改革,并以此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学创造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成果是大学文化创新的直接体现。当今社会,大学创新功能的水平成为直接关系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国家的整体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依赖于大学,而大学也只有把教学、科研及创作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跨越,使大学为国家文明富强发挥巨大的推动力。我们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充分调动学校文学艺术专家和学者以及广大教师的创作积极性,不断推出文化艺术精品,为龙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大学之力在于传播、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异质文化间的跨文化传播变得更加快捷与通畅。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大学传播交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学要以开放的理念、积极的姿态传播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乃至国际文化有效融合与繁荣。通过学校专门的跨文化研究与培训机构,不断加强国际间、省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力。

我们将促进教育合作交流内涵的发展和质量提升,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做出突出贡献。将致力于龙江公益性文化事业,主动推动学校的文化资源向社会延伸,着力为我省打造成为具有较强集聚力、辐射力、牵动力的文化旅游基地提供物质和文化条件。

已是首条
下一条:省委宣讲团成员我校副校长徐晓风在牡丹江宣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