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工作室 张彩虹/文)他喜欢在桃花烂漫的春日清晨,寻一安静的角落捧书畅读;他喜欢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于篮球场上挥洒青春的汗水;他亦喜欢唱歌、喜欢写作、喜欢辩论场上唇枪舌剑的快感……在父母心里,他是一个努力学习、孝顺长辈的乖孩子;在老师、同学眼中,他是一个力求上进、待人真诚的好同学。他,就是刘冰。
刘冰,1986年出生在黑龙江省鸡西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现就读于我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共预备党员。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过程中,曾获得院级征文一等奖、三笔字大赛钢笔字一等奖及“文学院十佳歌手”、“校优秀团员”等称号,并在校辩论赛上与辩友精诚合作赢得亚军。现任文学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年级学生会勤工部副部长,还曾任我校广播电台台长一职。
刘冰是家里的独生子,却没有娇生惯养的习气,且家教极严。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刘冰逐渐形成了勇敢、独立、正直的性格。刘冰不仅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在其他方面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由于他一直表现出色,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小学以来一直担任广播站站长。 这段难忘的经历让刘冰对播音的感情非常深厚。
进入大学后,虽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依然热爱播音的刘冰毫不犹豫的参加了校广播电台的纳新。报名者众多,然名额有限,竞争的激烈性可想而知。经过三轮面试的考验,刘冰凭借富有磁性的嗓音及多年的播音经验在几百人中脱颖而出。如愿进入电台播音部后,刘冰虚心向学长们请教,勤勤恳恳做事,很快就熟悉了电台的日常工作,进步非常快,经常受到老师、学长的表扬。周围人都很喜欢他,同学间闹了矛盾也会信任地找他调解。刘冰读大二时的上学期,电台遇到了难关——曾是电台主力的电视编导专业要搬到江南校区,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员无法按时回来播音。一大批人的突然撤离弄得人心惶惶,而已大三的台长和部长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经常回来照顾的精力有限。可 “屋漏偏逢连夜雨”,机器又突然出了故障。重任落在了时任播音部副部长的刘冰身上。此刻,已经过一年大学生活磨练的刘冰早已褪去了刚来时的稚气,变得更加稳重、坚毅。他加备努力,希望可以帮助电台渡过难关。在那段艰难的日子,人少事多的境况让刘冰恨不得变成几个人用,很多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跟着修理工修了半个多月机器的刘冰从未抱怨,并坚持每天去电台做监制,给大家分配任务,以保证所有节目的正常播出。“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电台又重新步入正轨。这一期间,刘冰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及心智的成熟。也是在这一时期大家看到了刘冰极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并于2008年10月电台换届选举时全票通过刘冰为新一届台长。这样的结果正如他所说,“天道酬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冰很喜欢读书,且涉猎广泛。莫泊桑的《羊脂球》、梅里美的《卡门》、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西》、司马迁的《史记》……他都爱不释手。刘冰大一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四年读完500本书, 相当于每两三天就要读完一本。现在他已读完300余本,他说以后还会继续。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与坚持。在众多作家中,刘冰很喜欢三毛,喜欢她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并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像三毛一样为自己营造一份美丽心情。他说“当你能把忠心献给祖国,能把关心捧给别人,能把爱心洒向社会,能把孝心带回家中,能把信心留给自己的时候 ,你的人生必然是快乐的,你的心情必然是美丽的”。而在浩瀚的书海中,刘冰最钟情于《红楼梦》,并对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且就书中人物形象分析写了多篇文章。他最近在写的论文《论海棠与史湘云人物形象塑造》亦是选材于此,可见其对《红楼梦》的痴爱。
刘冰兴趣广泛,除喜读书、写作,还写得一手好字,歌也唱得非常好。但他从为因这些爱好及参加各项活动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他认为上大学后学习仍然是重中之重。对于学习,他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也是他能在今年五月被评为“蔡火石十佳大学生”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里,刘冰也曾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常被生命中的悲喜左右,也曾在彷徨、挣扎中,迷失了自己预想的轨迹。但凭着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藉着家人、师长和朋友的关怀与爱护,他总能在跌倒后爬起,重新建立起人生的坐标。他认为,在一个人跌入人生低谷时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亲人、朋友的善意。“学会勇敢地接受现实,即使残酷;学会勇敢地寻找出口,即使濒临绝境”,他坚定地相信。
即将步入大四的刘冰此时更加成熟,从容中多了份淡定。深思熟虑后的他决定全力准备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他希望借此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相信他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创造人生的辉煌!
以上图片由网络信息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