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段很有趣的网络段子:“张艺谋的电影是天涯,品种杂且水平不一,韩寒的《后会无期》是豆瓣,中年男人的沧桑与文艺,郭敬明的《小时代》是QQ空间,大家说着稚嫩的话,还可以经常给QQ秀换装。”各类电影展现不同年龄人群的真实生活状态。其实各方综艺节目也是如此。
综艺节目是现代的产物,我想它完全可以当做一段记忆存在,电影是重新展现一段逝去的记忆,比如引发无数人们怀念的青春电影,现在流行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而小说看似虚构的框架里,也是一段记忆的类似版本。从一开始风靡的《非诚勿扰》,在看每一个综艺节目时,会想它的缘由,它的背后,它的未来发展,与真实人物同喜同悲。
高中最头疼的就是答政治问答题,谈为什么中国总是照搬外国的综艺,或是中国怎样创新,固定的答题思路,不变的思想。我们纠结的总是这个综艺的创意是不是国产的,却不知综艺节目的基本套路就如一套菜谱,而不同人做就会有不同的味道,中国人在做综艺时就会加入自己喜欢的调料品,所以说中国的综艺节目是山寨品是过于绝对的观点。
走在校园的路上,坐在食堂的座椅上,听着同伴津津乐道,那些令人捧腹的综艺,想与她们相视一笑,喜欢跑男,喜欢那些形象更立体的偶像明星。这或许已经变成年龄的一道标签了,这并不是我最钟意的节目。每次和同伴分享时,她们都会投来质疑的目光,那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当几位老爸眼含泪水地写下给孩子的一封信时,这一段值得珍藏思考,黄磊给女儿多多的信中写道:“你要相信,不美好只是为了证明美好的存在,有一天你也会长大,到那个时候,如果你还能有勇气和信念,继续去多承担,相信我,你一定会领略到大快乐。”这对暖心的父女就是通过八期节目向我们诠释了这一段话,这并不是一对父女所独有的人生体验,而是写出所有父女的真实情感,暂停播放键,停下深思,会去看与黄磊有关的访谈节目,发现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诉说或是表现,生命的乐章从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演奏,同样用这样的乐章感染、愉悦他人的耳朵。
综艺不再是年轻化的东西,有励志适合小孩子的智力挑战节目,有在契合这美丽浪漫的春天的恋爱节目,有说走就走的穷游节目 ,单人模式的挑战类节目,全家温馨出游的亲情节目,总会在某一节目,或在某一瞬间,找到你已遗忘的美好,还有你坚持的信仰,莫沉浸在一时的笑料或惊喜,学会反思,学会欣赏,豁然发现,综艺里有你暂时没勇气做的亊,有你不曾看到的风景。
(文/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