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孔子
2014年01月20日   《哈尔滨师大报》

几千年过去了,无限的时间在无限的空间中蔓延,先贤孔子的光辉被教科书承载,一双双稚嫩的手掌摩挲书页的“沙沙”声吟诵出《论语》的对白。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遵循先贤的生命轨迹,发奋忘食,乐以忘忧。按不住时间的沙漏,逝者如斯,每日三省体会生命由来的意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生命的别致意义就在于“长江后浪推前浪,吃水不忘挖井人。”

千年的吟诵和永不忘却的纪念,走在历史的长廊,深切感受到阳光稀疏散落,天地寂寞,孔子也寂寞。已至知天命之年,仍然怀才不遇,满怀恢复礼乐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孔子没有放弃,也许他在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驾着一辆木车带着自己的弟子和自己的信仰开始周游列国。千年之后,在后人口口相传并为之感叹之余,被一个名叫张炜的作家称之为“木车的激情”!

圣贤之所以称之为圣贤,就在于坚定信仰,尽管前路艰险,尽管努力可能没有结果。匡城被围,蒲地被困……在经历生命的不知所措之后,将乱世仁心尽述于书,尽表于言行,尽传于弟子。回鲁之日,已至耳顺之年,需要一颗平静的心面对自己的信仰。“万世师表”的极高赞赏,就来源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品格。

历史的不可思议就在于时代的抉择。也许北风呼啸掠过结冰的水面,那个高大的身影却没有在辘辘远去的马车声中瑟缩。特定的礼乐在特定的时代奏响,所有的梦想构筑成时代的信仰,而信仰又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的符号和标志。秦朝的权威是法治,“五四”的信仰是抛弃,思想意识的差距终不能让人们从孔子远去的马车声中听到燃烧的诗情和不变的信仰。

被尊崇、被打压;被肯定、被抛弃,历史的无限循环似乎向孔子开了莫大的玩笑,但是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他的思想,他的激情,他的信仰被雕刻成一尊尊塑像屹立在世界的无数角落,让人崇敬和顿悟。

在不经意的某个时间和不经意的某个角落,也许就能听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千年孔子,千年的精神屹立不倒。当人们真正从孔子的一生中找到自己的顿悟的时候,才能走向一个时代的觉悟!

文//教师教育 刘瑞奇

上一条:奋斗杂感
下一条:第十一个海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