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百名院士专家深入百所校园开展科普活动
2012年09月11日   新华网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一个人的脸怎样才能从一张A4纸当中穿过?”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教授的问题一出,同学们就议论起来。不少人提出方法,但都不能解决问题。只见李象益将纸对折,顺次从边缘撕开,再展开,脸很轻松地从这张A4纸中探了出去,“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基础,而变换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之一”。现场顿时掌声一片。

这是中国科协第十四届年会近日举办的“院士专家校园行”在石家庄经济学院报告会上的一幕。年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为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健康与肿瘤》专题科普报告。陈赛娟就当今我国专业领域积极与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探索创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概述,对未来癌症的治愈表达了充足的信心。

报告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兴趣,大家针对国内癌症研究的开端、常见几种癌症的治愈几率和方法、癌症研究的未来方向等纷纷向陈赛娟请教。陈赛娟说:“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是在校园内。希望大家在学习时注重全面发展,主动接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受锻炼。欢迎在座的各位未来投入到祖国的医学事业中,为维护国民的身体健康贡献力量。”她的精彩报告引发了阵阵热烈掌声。

据悉,年会举办期间,中国科协将组织百余名院士专家,从9月8日起,利用一周时间,深入河北省100所各级各类学校,举办不同主题的科普报告会,通过院士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向广大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和从事科技研究、创造发明的兴趣与能力。

“他们的报告让我们享受到了科学的乐趣,希望这样的机会能更多一些。”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郭华杰说。

上一条:只有上了大学,才好评价大学
下一条:学者熊丙奇:如何避免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