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得如何,归根结底要看效果。整改落实是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的成果体现。哈尔滨师范大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把“改”字贯穿始终,以成效取信于民,以“真抓、实抓、狠抓”的勇气、决心和毅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群众关切,真抓问题
学校牢牢把握第二批主题教育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着力点,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奔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坚信向问题“叫板”,才能让群众“叫好”,着力查找整改堵点、痛点、盲点问题。
学校坚持开门搞主题教育,广开言路,征集意见,逐条、逐项列出问题清单,深刻检视剖板反思。校领导主动俯下身子搞调研,深入基层党委、机关部处、食堂宿舍、图书馆教室,走近师生,倾听诉求。听民声、访民情、贴民生、解民忧、集民智、聚民心。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对表对标,自觉扛起政治责任,专啃硬骨头,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推进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基层支部建设和党员发展质量”、“三全育人协同创新机制”、“人才引进”、“对规章制度全面清理留改废立”、“后勤综合整改”等问题,学校党委和各基层单位组建48个调研组,校领导深入41个基层单位,通过座谈、询问等方式与近400名师生员工交流,调研相关问题55项;通过问卷调查、网上征询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1058条,经梳理整合为63条。学校坚持把“改”字贯穿工作始终,召开党委常委会8次,全校工作推进会2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22次。学校党委书记辛宝忠在调研中发现的“三最”问题:“最急问题”一是学校制定的教师评职所用的期刊目录选定标准不够统一,不够科学;二是对于硕博导师遴选时间太短;“最忧问题”是博士生毕业门槛过高,困难重重;“最盼问题”是解决学校机关各部门对教师的信息不共享,导致反复填报信息的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师生的强烈呼声,是多年来困扰师生的揪心事儿。校长孙立军在调研中发现编外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员规模过大、社保问题突出、工资待遇偏低、用工制度不完善,存在重大风险隐患,这也是学校办校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操心事儿。此外,校领导在调研中还聚焦了食堂饭菜存在口味偏咸、偏辣、偏油,宿舍生活用水水压不够,部分楼宇铝合金门窗封闭不严,教师居住比较集中的新开发城区没有通勤车线路等师生反响强烈的烦心事儿。校领导在调研中怀忧党之心,尽为党之责,在从严治党、三全育人中都下大气力,梳理意识形态工作细节,堵住学生社团管理漏洞。
注重统筹推进,实抓整改
哈尔滨师范大学在主题教育中发现问题不推诿、不拖延、不应付,主动认领,对症下药,不仅列出问题清单,还建立整改台账,“谁来负责、什么途径整改、什么时候解决,问题根源在哪里”,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长远措施都细斟细酌,清清楚楚。各部门统筹联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应改则改,能改尽改,完善机制,堵塞漏洞,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实现了主题教育中“改”字当头,贯穿始终。
“月是故乡明,家是栖息港”,为切实改善学生居住条件,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以文化人,学校全力推进后勤整改工作,按照省委百日会战要求,实现开工率100%。但由于8月份连日降雨,部分施工项目受阻,工期延后,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后勤整改也进入了攻坚时刻,如何给返校学生和新生报到营造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方便师生出行,成为党委书记辛宝忠惦记在心中的大事。2019年9月3日深夜,辛书记深入后勤整改现场,现场指挥食堂地下改造、湖边主干道畅通及清洁、公寓前施工电缆路面恢复工作。施工单位动用铲车、吊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后勤、产业调集部门水车,相关科室职工放弃休息,几乎全员参战,各科室、工种密切配合,铲车清铲装车,人工锹铲清推,水车高压水炮冲刷,清掏作业公司紧急疏通道路下水,各职能部门承诺今晚一定拿下此“战役”!晚上24时许,施工现场清理完毕,食堂广场整洁如新,湖边主干道道路畅通,公寓门前人行道路恢复。哈师大校园的夜晚静悄悄,这里的风景美如画,这里的人们心如潮,学校上下一心、协同作战、攻坚克难,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学校在深入基层中了解到原劳动服务公司当年被称之为“大集体”的职工,工资待遇比较低,每年还需承担2000多元的热费,给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负担。考虑到这部分职工三十几年在学校工作,对学校基础建设作出的贡献,校长孙立军召开校长办公会,做出自2019年起给予原劳动服务公司职工194人(其中退休159人,在职35人)发放热费补贴的决定,今年10月份,已经全部兑现。学校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优化编外人员年龄结构,消除用工风险隐患,提高编外人员工资待遇,解决编外人员社保参保和养老保险补缴问题。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改善民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在主题教育中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堵住漏雨点,畅通师生情”,为了彻底解决宿舍漏雨、水压不足、管线老化等问题,校领导班子曾集体“爬上楼顶”实地踏察,将多年的顽疾和存在的隐患都一一排除,学生们无不拍手叫好。针对食堂饭菜口味问题,产业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特色档口窗口上粘贴麻辣程度标识,设置6个低盐和少油窗口,设立了专门的调料区,便于学生自行调节口味。学校认真调研市内各通勤线路的运行状况,临时加开群力线,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拥护。
“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后续人才”,科研处设立“攀登计划”,人事处主动作为,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为引进人才提供待遇,为人才发展提供规划,打好人才储备战,为振兴龙江做好智力支撑做出哈师大的贡献。
“坚守为党育人初心,强化为国育才担当”,学校注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稳定与发展,尝试探索形成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育人格局:设立学生进步奖学金、发放新疆专项助学金、发放爱心跑鞋、爱心寒暑车票、御寒棉衣,率先在省内高校开展了“江疆一条心·牵手一家人”学校领导与少数民族学生帮扶结对活动以及处级干部、党员教师“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就学、就医和就业等问题。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科学得知自己的结对对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不阿依现木·依明江因为骨锥侧弯变形需紧急手术时,第一时间给孩子送去慰问金。校党委书记辛宝忠带头捐款,短短几天时间,就为学生凑够了手术费用,使孩子重获得新生。
满足师生期待,狠抓落实
真抓问题,明确方向是主题;实抓整改,明晰方法是主
线;狠抓落实,群众检验是主旨。开展主题教育要以解决问题的成效为衡量标准,而这个成效就是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群众监督来集思广益,群众“鉴定”整改落实成效。
“激动的热泪”——拿到“大集体”职工包烧费,在食堂工作多年的老杜激动地热泪盈眶,他说:“这不是简单的包烧费,是对我们人格的尊重,是对学校历史发展的认可,我们也是学校建设的主人!”
“真挚的话语”——当全体老生回到“故居”、新生来到“新家”,看到公寓内外墙粉刷、寝室门更换翻新、宽阔整洁道路等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时,不由得激动地说:“我们在整改后的美丽校园内更加拥有归属感;丰富底蕴的楼宇文化中充满自豪感;暖屋子工程里收获幸福感;安全的校园环境下体验安全感;感谢学校能让我们更加诗意地栖息在全国文明校园中!”
“暖心的锦旗”——返校归来的不阿依现木同学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辛宝忠书记的手里时,表达了她不仅爱校,更是深深的爱党爱国的心情。哈师大六届“感动校园”十佳大学生评选中,成功涌现了像12级阿尔娜、苏哈尔;13级阿比地热木;14级塔吉古丽、15级古丽斯坦等一批优秀的学生典型。他们中先后有11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4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有2人经过学校考核,留校担任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对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起到了“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典型示范作用。落实了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就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重要指示。
“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法宝,更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在主题教育中最看重的着力点。学校始终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让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化为满满的获得感、暖暖的幸福感和稳稳的安全感,让初心扎根,使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