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柱/文)12月24日—26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笔试举行。今年共有11324名考生报考哈尔滨师范大学,报名人数连续两年突破1万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点分别在崇师楼和西语楼共设置了208个考场,共有校内外5036名考生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考点参加考试。作为哈尔滨市唯一的美术类考点,共有涵盖美术、设计、建筑、城市规划等专业的878名美术类考生在我校参加考试。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级教育考试,承担着为国家遴选优秀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考试之一。今年,在考试环境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我校坚持“严、细、实、暖”工作标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全面细致做好每一项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工作。
一、“严”字统领,落实考试组织要求,确保“公平研考”
我校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要求,召开专题会议对监考教师进行了系统化培训,严肃监考纪律,落实监考要求。进一步加大考场监考、视频监控和巡查监考工作力度,坚决防止违纪事件,确保考试公平公正。针对美术类考试同一考场考生的考试时间和考试用具各不相同的特点,我校精心设计了操作规程,邀请美术学院有丰富考务管理经验的教师全程指导,完善工作流程,把每一项任务和细节都落实到具体人。考前考点进行全流程实战演练,确保组织工作万无一失。为防止考生替考,切实加强考生身份核查,通过人工核对和电子仪器比对相结合方式,严防替考现象发生。增加考生现场签字确认环节,并保留考生签字,以便进行入学校验。为防止考生交换试卷(画纸),学校通过改变考场考生分布,打乱同类考试考生座次等方式,有效地杜绝此类问题发生。考试期间,党委书记孙立军多次来到考场,认真巡视了各考场和视频监控中心,对考务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参与考务人员一定要坚持为学生为中心,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各项工作要求,确保招生考试工作平稳顺利,圆满实现研究生招生考试为党和国家公平选拔人才的重要职能。
二、“细”字为要,做好考务保障服务,确保“周到研考”
在报名阶段,我校工作人员认真核对考生类型,指导考生正确选择考点,细心辅助考生确认考点。依据“招生单位说明”,工作人员耐心指导考生准备考试用具,协助考生做好考试用具及特别美术类考试需要的绘图、绘画工具等,同时考点也准备了各种类型的基础考试用具,以防考生出现因缺少考试用具而无法参加考试的问题。科学布置考场,依据考试特点,全部选择宽敞、采光好的大教室,对于需要使用电源、大课桌的考生,在安排座位时均实现了针对性满足。术科考试时长分为3小时、3.5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共5种类型,为防止考生记错考试时间,考点重点加强监考教师培训,开考前要求监考教师与考生进行认真核对,并在考试结束前30分钟,单独提醒一次考生,以防止学生由于记错时间而出现考试失误。
三、“实”字托底,筑牢安全责任屏障,确保“平安研考”
考试前,我校召开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协调会议,副校长臧淑英参加会议,并就考务组织、餐饮服务、考场及交通保障、网络电源保障、视频监控、紧急医疗服务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周密安排和详细部署。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责、通力配合,落实、落靠、落细各项服务保障措施,确保考试工作顺利推进。面对今年监考人员和考务人员急缺的特殊困难,党委组织部召集64名副处级及以上干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学工处)组织10名学工战线党员干部支援到监考和考务人员队伍中,极大地解决了人手不足的突出问题。学校严格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崇师楼和西语楼分别配备多名专业医疗人员和志愿者,健全突发医疗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每一个环节均安排专人负责落实,实现了“应考尽考”工作目标。
四、“暖”字贯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确保“温暖研考”
考试期间,哈尔滨遭遇低温天气,气温达到入冬以来最低值。我校坚持以考生为中心,做好周到贴心服务。为保障考生方便、快捷进入考场,提前发布了相关考点公告,保证校外考生熟悉和掌握到达考点最短路线。在两个校门口分别设置多个考生通道,提高入门效率。同时,考点还专门安排了通往考场的摆渡车,为考生提供交通便利。考生抵达考场后,根据考务进度,第一时间打开考点大门,请考生进入一楼大厅候考,最大限度地避免考生挨冷受冻。中午考试结束后,校外考生可以凭准考证前往校内食堂临时就餐,严格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各类学生遇到的突发事件,使广大考生真正感受到考试组织工作的温度。
下一步,学校将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试卷评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