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耕耘者——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继华教授
(学生记者 王秋悦 杨璧菁/文)王继华教授,1972年生,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2001年9月至2005年1月攻读东北农业大学博士,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曾前往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地下水与土壤环境研究所进行高级访问。目前已完成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3项(主持2项),在研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哈尔滨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以及其它科研项目共25项。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等8项科研奖励。发表科研论文6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4项。
乐观的人运气总是不会差,这是初见王继华老师时,我们的第一感受。笑容亲切自然,言语真诚有力。她就像一颗绿色的植物,不断吸收阳光释放氧气,给自己及周围的人更多的正能量,更多的热情与活力。
广泛求学,多方融汇
王老师从小就对生物学情有独钟。1996年完成我校生物系本科学习后,继续攻读生物遗传学方向硕士学位,同时执教于东北农业大学。后又取得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回到母校执教。王老师决定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从理论性较强的研究方向转至实用性强的研究领域,她进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博士后流动站,开始了用微生物方法进行污水治理的研究工作。王老师广泛求学,融汇了多方资源,她带着充盈的知识、满腔的热情,回归母校,在这里教书育人,并且继续她的科研工作。
“难分难舍”的微生物
王老师教授微生物这门课程已有十余年,并建立了自己的微生物兴趣小组,期间完成了许多与微生物领域相关的项目,激发起了无数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王老师曾经最疏远微生物学,而今却成为她朝夕不离的最爱。王老师笑谈,大学刚毕业时,生物学其余课程的相关资料都被自己仔细整理保存起来,唯独有关微生物学的资料,一毕业就丢掉了。她将之定义为自己最不喜欢、也不会再触及的学科,却不曾想,微生物学将会是陪伴她一生的学科。由于求学时的忽视,重温知识的过程是不轻松的,但这却让王老师更加牢固和深入地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知识。所以,王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门学科,可能它就是将来与你息息相关的知识。”
广泛涉猎,积极合作
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的王老师内心一直充满着对前沿知识的渴求,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先后在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地下水与土壤环境研究所进行访问学习,还从事土壤修复、城市水源治理等其他方向的研究工作。
王老师的科研范围越来越大,参与项目越来越多,只靠本校的微生物兴趣小组很难完成任务。很多时候,王老师会积极整合各种资源,让项目顺利进行。王老师所参与的“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的专项课题,涉及流域、城市、点源、面源污染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到各地区调研,整合资料。王老师负责其中城市水污染子课题,负责生态监测和评估。完成课题的同时不仅要在课题上深入研究,获得精准的数据,还要与多家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接洽与合作,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但王老师却能从容应对,她说:“关键在于怎样整合资源,保持理念正确、思路清晰,就可以有条不紊。”
心里有教学的灯塔
以科研带动教学,让教学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进行。王老师谈起她的“教学经”颇有心得: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切实关爱学生的心理是王老师教学中的法宝。王老师说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以学生为本,多处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懂学会,在课外积极实践,把学到的知识“用活”。
谈起教学改革,王老师也有自己的理念。她倡导老师应重视选修课,改变期末考核模式,提高平时分数,让同学们真正重视起平时的学习,把兴趣放到学习上来,而不是到期末的时候“突击”。
王老师关心学生,但她绝对不会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她要求学生要以学为主,要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进行其他活动。在王老师领导下的微生物兴趣小组,集中了一大批勤于动脑、有志于从事微生物学研究的同学。这个小组一经创建就在学院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许多同学争相进入,既带动了学院同学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又扩大了小组影响力,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
《学记》有云:“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也,退息必有居学。”该做的工作不会拖沓,按质按量去完成。但是到了休息的时候,王老师会丢掉工作上的忙碌,享受生活。她会给学生按照不同的星座过生日,既新颖又有趣,增进了师生友谊。
让每一滴水最终都融入大海,激起属于它自己的澎湃。是教,是学,是创新,是付出,是坚守,她无私耕耘,收获满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