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路上的启蒙者——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淑兰教授
(学生记者 蔡莎莎 楚予潇/文)李淑兰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性教育学》等五门课程。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部。承担科研课题11项,其中主持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
金秋的阳光穿透枝桠,洒在道路上被风吹落的或绿或黄的叶子上,恍若是一双温暖的手,抚平我们的焦躁与不安。初次见她,她的平和与亲切就像秋日的阳光,瞬间消散了我们紧张的心情。她怀有理想,不断地在理想的路上前行;她知识渊博,不断地创新与科研;她认真严谨,将优秀教师的风范发扬光大。她就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淑兰教授。
在高中生物老师的影响和自身兴趣引领下,李老师在198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校生物系,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李老师回忆起第一次上讲台,是在硕士毕业后的暑假,她跟随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共同进行函授课程的教学。李老师由衷地感慨,虽然大多数学生的年龄都比她大,但她却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是因为她在每堂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而且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知识的储备,所以李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品质和对知识的积累。李老师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在和自己相差三、四岁的学生眼中,她没有经验,也没有老师的威严,但她一直秉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做到尊师爱生。李老师在每一学期结束时,都会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课堂反馈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举动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令学生们信服而且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李老师不断改善着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他们所渴求的知识,做到因材施教。
她不仅仅是一名老师,对生物学的研究也占据着她的生活。与医科类学校相比,师范学校的科研条件相对较差是个难题,但李老师遵循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在科研的路上,李老师不仅注重科研本身,而且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李老师珍藏了许多与学生们一起做实验的照片,她微笑着说:“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将来有一个好前途,对我来说是最欣慰的事情。”这一张张瞬间的记录印证着李老师勤勤恳恳的教学和实实在在的科研,她的身上真正体现 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师风。
“我不愿意做出绝对的对或错的判定,而更愿意摆出所有的东西,让孩子们自己做出选择。”这是她对于她的学生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正因如此,才给了学生们足够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才能发挥出他们潜在的力量,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她热爱她的专业,但不拘泥于这个专业。在与朋友的一次交谈中,李老师了解到在1995-1996学年度首都师范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性健康教育”的全校公选课程。受此启发,李老师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2000年也开设这样一门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家庭生活都大有裨益的课程。李老师的“性教育学”课程不仅包括性生理健康、性心理健康,而且还涉及如何应对性生活和与性相关的法律问题等内容,为同学们建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减少性犯罪方面提供专业建议。“性教育学”这门课程现在已经成为我校最热门的公共选修课之一。李老师说:“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最初目的。当前,许多青少年在性无知的情况下“涉性”,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危害是极大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安全和性保护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理性行为,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今年10月,生活报开辟两个版面,以“哈师大教师李淑兰:幽默性教育火爆校园”为题,报道了该课程的授课情况,社会反响很好。该报导先后被黑龙江新闻网、东北网、天津网、生活知道网、中国网河南频道、新民网等转载。其中东北网以“大学生‘性价值观’应责任当先,一个性教育学老师的’性态度’”为题,对该报导发表了评论。新浪黑龙江先后以“大学性教育不能缺位”和“驱走‘自慰’男生‘心魔’”为题进行报导,搜狐新闻以“大学开设避孕课火到站着听,学生称受益很多”为题报导了该课程在学生中的热度。
作为高校教师,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受团省委和齐齐哈尔团市委的邀请,她为齐齐哈尔第一中学和第二十八中学学生分别作了主题为“长大了,我该怎么办”的青春期性教育讲座,反响很好,并被团省委聘请为“共青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讲师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