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教授
2013年12月26日   《哈尔滨师大报》

静言哲思,觅览苍穹——访政法学院刘爱军教授

(学生记者 蔡莎莎 陶茹静/文)刘爱军教授,1972年生,黑龙江省鸡东县人。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师大政法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员,哈师大教学名师。1990-1997年,哈师大学政治教育系法学学士、哲学硕士。2001-200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哲学专业博士。2008-2011年,哈师大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各级项目共20余项,著有《识知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知识与交往》等5部著作,并在《东北亚论坛》、《哲学门》等杂志上发表近30篇学术文章。

每个人总能在人生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但却没有几个人可以真正耐得住寂寞,并持之以恒地走完没有长歌妙音相伴的那一段。提到哲学,它的深奥令人向往,它的枯燥却令人望而却步。而刘爱军教授却以一片冰心深扎于此,十几年来,苦心孤诣,收获良多。

厚厚的书本承载着满腔的热血,行行的文字浸透了他辛勤的汗水。三尺讲台,是他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的天地;三千桃李,是他恪尽职守、坚持到底的力量源泉。他用一颗感恩的心,肩负恩师的期待,十几年如一日。以一支笔、一张纸,不断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辉煌。

刘老师在哈师大政治教育系就读七年,1997年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至今。源于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挚爱和哲学的兴趣,他成为杏坛的一员。他对教育有着深厚的热爱,桃李满天下是他的骄傲,迄今说到那些让他骄傲的学生时,他都会欣慰不已。刘老师告诉我们,当一批批学子走出校门,走向商界、学界,在各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便是他最大的快乐。16年的从教生涯,兴趣的花蕾已使刘老师看到了桃李满园的盛景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哲学是个很枯燥的学科。哲学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刘老师引用黑格尔的一个比喻向我们作出了解释。“哲学是密涅瓦(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猫头鹰”,哲学是智者静夜沉思的象征,但它的功能却无处不体现在对那些与我们切己相关的普遍性问题的思考。它放眼于宏观世界,关注的是普遍性问题,一个民族没有理论思维就一刻也不能站在时代的最高峰。它更多地用抽象的概念和范畴来说明问题,来探寻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又如何获得一种价值的生存,等等。他说,所谓哲学的枯燥往往是从表面得出来的一个简单断言,事实上,哲学会使人静下心来,以沉着的心态思考我们所面对的人生,我们存于其中的整个社会和世界。哲学的枯燥,在刘老师这里加上了引号。正是因为有着对“无用乃为大用”的哲学的真挚热爱,刘老师始终用其独特的方式感受着生活的乐趣,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并不断地在哲学知识的海洋中求索。

刘老师认为,一个科研人员应该有广博的学术视野。哲学无国界,他的研究视野同时投向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方面均有不小的收获。刘老师最感兴趣的哲学领域大体有三个方面: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价值论,而最令他骄傲的是对于哲学知识论的研究。十几年来在此领域坚持不懈的研究,使他自身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成长,亦对哲学始终“放心不下”。多年来,刘老师潜心钻研,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并获得多个省级和厅级奖项,成果丰富。据刘老师透漏,他现在正开始着手研究有关生命哲学的问题,计划近几年内出版一部原创性的哲学专著,这无疑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期待。

刘老师知识底子深厚。在他的办公桌上,我们看见一摞厚厚的书稿,那是他五年来投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心血,其研究内容的庞大体系更让我们唏嘘不已。四十几万字的书稿承载着刘老师追逐学术研究的梦想,也呈显着一个哲学智慧热爱者的独特魅力。在旁观者的眼中,刘老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科研与教学的冲突。刘老师却告诉我们他是带着兴趣和好奇心来从事科研的,哲学是不能搞轰动效应的。而他则愿意远离喧嚣,静言沉思,所以过得充实而快乐。他说:“科研和教学并不冲突,所谓的冲突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它们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提高科研质量,教学的时候才会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教学水平的提高,则会进一步给学术研究带来持续的动力。作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大学教师,教学和科研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始终紧密将其联系起来。”刘老他既热爱教学,也更关注科研。

谈及哲学,刘老师总是神采飞扬。他带着无限憧憬又幽默地告诉我们:“现在我还比较年轻,距离退休还有近20年的时间,自己完全可以努力做更多的事情,可以继续在探索哲学奥秘的征程上不断前行。”细细体会着刘老师觅览苍穹的哲人情怀,我想起了张炜散文中的一句话:“我的飞翔滑动着的渴望,无数次将我蛊惑。我幻想变成一只鸟,甚至是一只鹰,在不为人知的午夜,翱翔于空中,以我的高度和自由去获得一种骄傲。”

上一条:刘玫教授
下一条:李淑兰教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