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文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访文学院刘绍信教授
(文学院 苏影/文)刘绍信教授,博士,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叙事学学会理事。先后为上海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出版专著《胡地天籁—阿成小说论》、《当代小说叙事学》、《聊斋志异叙事研究》等3部。在《读书》、《当代作家评论》、《学术研究》、《北方论丛》、《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社科办项目一项,教育厅一般项目两项。2004年获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格言就是文学院刘绍信教授多少年来一直坚守的信念。他教书认真,情志淡泊;他心系学生,经验丰富。大学执教近三十年,依然保持着慎思明辨、独立思考的教师品格。
1979年,刘绍信老师以建筑工人的身份考上大学,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度过了难忘的求学时光。大学时代他就喜欢文学批评。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别林斯基对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的评论常让他感慨不已。对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高尔泰等美学家著作也曾潜心阅读。对钟惦棐的电影评论及季红真、黄子平、蔡翔、陈思和、王晓明等的文章激赏赞叹。参加工作后,他虽教过写作、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美学,但还是对当代文学批评情有独钟。刘老师求学阶段遇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两位老师——刘敬圻和张锦池。当谈起两位恩师时,他饱含着敬佩之意,陷入深深的回忆。刘绍信老师在大学期间,就非常崇拜张锦池教授,愿意听他讲《红楼梦》,经常为老师誊抄文稿。“张老师写文章从来都是一气呵成,不打底稿,也没底稿,只在心中长时间酝酿后直接动笔。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科研以及论文写作。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刘老师说道。每每有中断学习研究的念头,张锦池教授说过的“五十岁之前,都必须学习”这句话就回响在刘老师的脑海,使他在已是教授、年近五十岁时依然去考博士。他对导师刘敬圻教授最深情的评价:“刘敬圻教授如同慈母,不带半点虚情假意。她那种缜密、深刻的思维方式让人敬佩。她在学术上‘竭泽而渔’、‘反对提纯’的研究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我。”在刘老师的心中,两位“老北大”知识之渊博、思想之深刻、学风之纯正,是当下文化环境中极为值得尊奉的师风师德。
现当代文学对于刘绍信老师而言,已经不单单是一门课程了。文学既不是附庸风雅的事物,也不是莽夫显示文化水平的工具。“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种爱好,它包含了多少人最细腻的想法,所以,它教会我们如何理解人性,如何热爱生活。从文学中我们发现美,由此辨别生命过程中的善恶、美丑、真假……文学可以改变你对生活的态度,教你如何更好地生活。”研习文学却不知陶冶自我情操,只知追名逐利,乃至难改狭隘自私、痴诳贪的本性,终了仍是“槛外中人”。历史会证明,此类人虽名扬一时,得势一时,终究为人们所不齿。
不仅在现当代文学领域,刘老师也关注所有社会动向。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应是现代知识分子的行为规范。无论从事人文还是从事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都应有公众意识。他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有着个人的看法。“在诺贝尔奖这个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东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及标准不一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刘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所以张艺谋导演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但是国内却理解不了他的艺术。”同时,刘老师又说:“莫言不同于主流的作家,因为他非常具有反叛精神,因此我们对莫言的获奖的接受实际上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不同认识的宽容,是好事。”在莫言小说中有一种对弱者哀悯同情的“普泛价值”观念,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意义。我们要像莫言一样,思维具有创新性,对生活抱有敏感、反思、批判的态度。少点“家兔气”,这才是莫言获诺贝尔奖对国内最大的启示。
刘绍信老师从毕业至今,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一直受到学生很高的评价,受人爱戴。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是“一位真正传道授业、有师德有人格的老师”。刘绍信老师始终认为,知识的传授只是载体,其真正目的在于改变学生,教人积极,使人变善,思维缜密,人格健全。刘老师还特别指出,身为老师就应该有老师的职业道德,要善待学生,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能误人子弟。耽误了学生的青春年少,比偷窃、抢劫更加罪孽深重。一个老师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心情再低潮,也不应该把这种负面情绪带进课堂,发泄给学生,这不仅仅是对课堂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他深知学无止境,更感后生可畏。他曾两次参加当代文学“高级讲习班”,借以提升自己。他于2000年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年又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这对刘老师教学科研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大学老师仅“就地拔高”,不接触外面的世界,久而久之,会滋生一种井底之蛙的自恋自俨而不自知。进而,教学科研的品位也就会自我降低。大学老师应转益多师,避免文人相轻。他觉得个别教师在学生面前轻率贬低同行的行为可怜可笑,不值一论。
刘绍信老师提到了俄国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合格的父母亲”。他分析说:“这个教育家必然是有了为人父母的经验和感受,或者儿时受过创伤,所以才会有如此深刻的话语。”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矫正性格中恶的因素,发扬真善美,对孩子要有效地引导,不能冷漠,暴虐。教育不仅仅是造就各领域的人才,也是成就与培养出合格父母亲的途径。孩子们喜欢阳光,喜欢温暖,我们便给他们阳光,给他们温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亲,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心灵上的引路人。刘老师认为张丽莉老师就是教育的一个好例子。张丽莉老师这么年轻,其实并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和感悟,可是她拥有了为人师者的胸怀及博爱,在危险发生的一刹那,能够单纯地凭着自己的正义,救学生于危难之中,这是由张丽莉潜意识中的思想基础决定的。刘老师反复强调师德问题,“儿童拥有被保护权,社会和成人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如果道德无能为力,那就该将师德制度化、法律化。”
在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问题时,刘老师对大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他认为,虽然社会上各种观念鱼龙混杂,造成心灵空乏,但是我们应该自我健全。首先,我们应志存高远,经常想一想“我能为自己做什么,我能为社会做什么”。其次,我们不仅要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也要锻炼出一种成熟的思维。是否与人友好相处,是否善于与人沟通,是否拥有是非判断能力,是否会轻意盲从?最后,我们要做一个刻苦的人,学一技之长,不能四年以后,百无一能,不学无术。要有给别人幸福爱别人的能力,不能让父母担忧一生。“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刘绍信老师对我校广大师范生提出建议:若要为人师表,不要只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书法、音乐、跳舞、社会活动等等,但有可能都应该有所涉猎。最后,刘绍信老师针对中文系的同学还提出一点建议:加强能力训练,多阅读原著。复旦、北大中文系都要求学生读原著,这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文化传承的前提。读书不能功利主义,要平心静气。
对刘老师的采访结束了,可是老师的话语却久久萦绕在我们耳边。他对工作孜孜不倦的钻研态度和对学生如慈父般的关爱,对知识的崇尚和对生命的珍视,都深深地震撼和启迪着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