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教授,1962年出生,博士,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90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东北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政治公共课教学工作。发表论文13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2项,省新世纪教改课题1项,参与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2项。曾获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老师,在我这里可能没有你们想要的答案,但会尽量把一个真实的我展现给你们。”初见孙伟老师,首先感受到的便是她的随性与真诚。听孙老师娓娓道来自己的教学历程,被提及最多次的词就是“学生与我”。且看这位老师,如何牵着学生的手,一起走过政治公共课的得失显隐。
特殊时期——敬业老师的喜与忧
政治学科是每名大学生的必修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都是光耀了整个时代的伟大理论,而如今这门学科,却受到了不少学生的“冷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往往会被学生与单调、枯燥之类的形容词联系在一起。孙老师将此称为政治公共课的特殊时期,社会在转型,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变化,课程设置总是需要逐渐调整的,重新唤起学生对政治公共课的热情,就成了老师们重要而艰巨的使命。
包括孙老师在内的一大批老师,都是怀揣着教学理想来到这里的,她们正视现实,并努力将自己的课堂打造得与众不同:焦点讨论,时事分析。她说,最想把学生培养成有自我思考能力、敢想敢问的人,最希望看到学生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升华成为自己的东西。
同时承担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的公共课教学,孙老师不觉得自己很辛苦,传道授业,孕育桃李是一件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只是时不时也有些许担忧:公共课会有怎样的未来,学生该如何培养。尽管担忧,但老师满怀期待。
困境与努力——再看“政治”公共课
思政课教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该课程积淀了太多历代智慧,承载着太多重要精神。既要把学生眼中相对枯燥的理念知识讲好讲活,又要承载起政治公共课背后宏大的思想与理念,老师的任务实在不轻松。
“其实在政治学科的发展方面,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老师个人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孙老师回忆起多年前,国家曾经组织相关教师去革命基地参观,切身体验文字描述的场景与情感。这样的活动是在感化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教师的切身感受去引领学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起相关的努力,学生方面却反响甚微。反思与重塑,是孙老师常常默默思考的问题。
课程兴趣不高,学生的既定观念是一大问题。政治课并不等同于长篇大论的背诵和晦涩无趣的知识,更多时候,它是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行动指南。孙老师做了一个对比,如果说专业课是每个学生的生存技能课,那这门课,则是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方向,获得知识不是最终的目的,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法、培养成的世界观,才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东西。也正因此,课堂中总有那么几名学生,总是认真专注地听完每节课,而这些同学在语言能力、知识背景等各方面,往往都有不错的表现。
孙老师讲起教学中遇到的阻力时浅浅一笑,“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总是存在的。”课程的重塑一定是老师和学生合力的成果,路长且坚,孙老师依然在政治理论教学这条道路上摸索着前进。
学生的感恩——最大的奖赏
任何一条前进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但任何一种付出总是有收获的。孙老师很欣慰地跟我们讲到,有时候会很意外地接到以前教过的学生的电话,他们长大了、社会阅历多了,也慢慢懂得了老师从前教给他们的知识有多么重要。所以,打来电话告诉老师:“是您教给我的知识给了我一个前进的方向,让我未来的路走得更平坦。”
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温馨的问候,让老师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反馈,更让老师的教学得到了肯定。孙老师笑着说,有几个比较得意的学生,会给老师带来自信,说明教学确实影响到了学生,学生在点化下,自己努力成功了,还不忘记当年老师的教导,比起华丽的头衔,这才是给自己的最佳肯定。
谈话结束后,回味起与孙老师的谈话和她爽朗的笑声,我们看到了一个为政治学科奋斗不止的辛勤耕耘者,看到了一个为引导学生前进方向而努力的精神引导者。感受到了一个为教学发展做出积极改革的质朴、可爱的老师,一个把学生的习得与收获看得很重,把自己的苦与累看得很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