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天有汉----纪念汉服复兴运动十五周年
2018年12月10日 孙美昕  文学院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起

2003年11月22日,民间人士王乐天先生将汉服穿上了郑州的街头。薄绒深衣,茧绸外衣,寒风下,王乐天一场身着民族服饰的行走,掀起了一场文化复兴的潮流。在土里埋葬了不知多少载的汉家衣裳,涅槃而生,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而当我们真正走入被称为“汉服复兴第一人”的王乐天,才惊奇的知道,他不是什么学者,亦非什么名家,他,只是个普通的电力工人。一切行为的初衷,只是因为对汉服以及民族文化的深沉热爱。和友人一针一线缝制的汉服,不在任何哗众取宠,为的,只是传承。

在此之前,亦不乏宣扬复兴汉服的活动,但都没有王乐天先生这次出行所带来的影响力深远。报纸的大量报道,开始让人们逐渐了解到这是我们的民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不是和服。

汉服长达360年的沉寂,在2003年的冬天开始逐渐苏醒。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那一身衣裳,蕴含的,是中华民族的魂。

                                                                               承

此后的15年间,汉服开始一步步深入人们的生活。从最开始的“日本和服”、没见过,到如今的“民族服饰”、同袍,汉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

2003年11月22日,王乐天第一个身穿汉服公开走上街头;2006年1月8日,上海松江夏完淳墓首现汉服祭礼;2009年8月10日,“兰芷芳兮”汉服代言汉族之花参加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2011年2月3日,首届汉服春晚发布;2017年6月13日,汉服亮相于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回顾十五年的复兴之路,心中无比动容。“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 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犹记当年《为汉服的低吟浅唱》的倾泪诉说。不禁感叹汉服爱好者在这短短十五年间,为复兴所做出的贡献。

“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种羽衣叫霓裳。”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汉服她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她还承载着传承,承载着华夏,诉说着维天有汉。汉服复兴,为的从来不是复古逆流,而是传承,传承一件轻轻的衣服中,所蕴含的重重的民族情。

                                                                               转

汉服复兴,支持者不在少数,但也从不乏讨伐之声。面对“不慕道,而慕衣”,有违祖先等言论时,汉服爱好者予以了强烈的反驳。有些言论固然有所偏颇,但有时候爱好者自身也应该反省,复兴路上,我们是否真得做的没有缺瑕?

如今汉服的口号打的越来越响,可真正的汉服形制和内在文化却越来越模糊。舞台装,山寨款层出不穷。影视剧中眼花缭乱的古风服饰更是将不了解汉服的人引向错路,以为那就是汉服。而真正的汉服,如齐胸襦裙等,则被固化的思维常常误认为韩服……

同时,汉服爱好者本身也有不少不足。因汉服为手工制作,手工绣花,导致其成本较高。而喜欢汉服的人不分年龄段,从而有些同袍便购买一些相对便宜的汉服。可这些百余的汉服,被果断定义为山寨,仿版,遭到广大汉服爱好者的批评抨击。

汉服爱好者的角度,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毕竟谁都希望自己心爱的汉服能以最规格的姿态展现。但既然穿起汉服,证明对这种文化有所喜爱。哪怕不是完全的正规形制,我们也应该予以宽容。汉服文化,应该是包容开放的。既然热爱,就应该承认支持。

汉服的精神所在,在于内心的虔诚,而不是身着怎样华贵的衣裳。哪怕身着明华堂,却只是单纯的因为觉得衣服华丽好看,也是毫无意义的。

                                                                               合

“十五年前,前辈披荆斩棘方有今天;十五年后,继任者的我们,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因为热爱汉服,因为热爱这份文化,我们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汉服同袍这个大家庭中。喜欢汉服的这几年,明显感受到身边人的态度在一点点改观。从最初一个人穿出去时的畏首畏尾,到如今约上三五同袍很自然游玩出行。从路人最初问询自己是不是去唱戏,到现在会有人说,“看,穿的是汉服!”一点点的冰河破释,一点点的融入生活。不爱这汉家衣裳,不会懂这其中的百感交集。我庆幸,在这条复兴的路上,我曾献出过自己的一点微光。

记得听过这样一段话:“以十几年时间,一群除了爱好什么都没有的人,为了复兴一个在历史上消失三百来年的东西,在没有任何官方助力的情况下,建立起来这么多相关的组织,他们的力量是让人震撼的。”或许,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或许,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种文化的传播做着最大的努力。从来不渴求所有人都喜欢汉服,但如果能知道这是我们的民族服饰,叫汉服。能理解所有汉服复兴者的行为,而不是一脸鄙夷。这就足够了。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十五年复兴之路,我们犹在路上。愿未来,我们可以穿着旧时的衣裳,书写中华明日的篇章。

上一条:戏台
下一条:硬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