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莹/文)一个人的青春,会持续多久?三年五年?还是十年数载?有的人过早的凋零了青春,挥霍青春,像撒在天空的啤酒,劲辣刺鼻,却总会被空气中的尘埃包围,碾碎,最后蒸发的无影无踪。直到青春已逝、年华老去,才恍惚着,迷茫着……似乎有些东西消逝的太快,连它的衣角都抓不住了,怅然若失,剩下的只有丝丝缕缕的无力感,无可奈何。
青春真的只是过眼云烟,只有表皮的华丽么?没有了姣好的皮相,连动人的灵魂都会枯萎么?然而,似乎青春并非如此。
能留下青春的,还有生命沉浸在骨髓中的悠然,是书籍对一个人的沉淀和累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芳华,林徽因或许不能只称之为美丽,还有惊艳,美人在骨不在皮,而她,似乎连流淌的血液都有耀眼的光芒。灵魂浸满了书籍的油墨,浓淳富有金属感。温柔的内蒙古女子席慕蓉,不只有马背上的豪情,还有行文中的细腻。肆意在撒哈拉沙漠里的三毛,当爱人死去,她的心虽然灰飞烟灭,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只是多了悲痛、冷漠和沧桑。龙应台、王安忆、铁凝、舒婷,都曾是柔柔弱弱的女子,书籍却改变了她们,变得不同。
当我们被浮华的世间纷扰不断,思念那小桥流水,也思念那大漠人家时,为何不放一盏灯,昏黄也罢,明亮也罢;为何不放一壶茶,醇香也罢,味薄也罢;再放一本书,无论薄厚,不求名家,用手指磨搓着纸张的厚度,便是增加心的一分厚度。
人总是会后悔,矫情的彷徨着,在很多人的一生中,前18年是孩子,后十八年也是孩子,不知不觉,岁月就在这“童年”中溜走,而书籍,就是让你成长的利器,不求明理,但求无悔。
谁都曾是个年幼的小孩,但不能一直都是个年幼的小孩。
年轻的女子,你说什么便信什么,也曾有那五陵年少为博红颜一笑,争抢着击碎那银蓖,也有那不知多少的红绡欢歌而笑。而秋月去、春风散、颜色故之后,又会有几人记得那年夏天的你?没有书籍的熏染,便缺少了灵魂,我不想缺少这灵魂,也不想面临芳华的远去。
我想,只有书才能让芳华驻留,书中也有页我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