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就业工作,按照上级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举办现场招聘和跨地区劳务协作;加大线上招聘力度,大力推广视频招聘、远程面试;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等有关工作要求,现就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做好我校今年上半年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服务与管理
工作负责人:张旭东
工作执行人:卓德志
(一)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将停止开展各类现场校园招聘活动。
暂停校招期间,学校将试行开通在线网签协议系统将辅助实现签约全程线上化管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可由单位或学生在线发起签约,学校通过后台进行审核,通过网签系统,可随时查看学生未签约、签约中、已签约、解约(违约)等各种状态,可有针对性的对各学院签约进展进行督促。依据各学院在教育部就业网站填报应届毕业生当年就业信息,定期公布各学院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二)关于已毕业学生及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派遣手续的说明
1.已毕业学生就业派遣手续的办理在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创业中心办理,根据《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厅疫情防控期间窗口服务事项公告》通知相关文件要求,对于已毕业的毕业生,如办理就业报到证业务,可将相关材料(详情见附件)清晰拍照上传至 hljjy82280922@126.com预审邮箱,省就业创业中心将安排专人在每个工作日进行材料审核和邮件回复。审核通过后,请将相关材料邮寄至“哈尔滨赣水路12-6号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大厅综合业务部”(注明回寄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省就业创业中心将在收到纸质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免费回邮有关材料,具体通知可查询其相关文件要求。
2.今年2020届应届毕业的派遣由就业指导处综合业务科进行统一派遣工作。应届毕业生如有其他就业相关需求和问题,可通过辅导员反馈至学生就业指导处综合业务科进行咨询,联系方式:0451-88060658或卓德志老师15045100112。也可通过就业网平台或就业邮箱留言。
(三)积极主动与省教育厅学生处、黑龙江大中专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省内各高校等相关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确保相应政策的落实与信息的交流。注意与省市就业平台与学校现有就业平台的对接。主动与中国邮政北京路邮局沟通合作,为全面给毕业生提供“就业协议书”邮寄服务做好前期准备。综合业务科要督促与检查各学院在3月10日前,建立本学院2020届毕业生中未就业毕业生学生数据库、特殊群体毕业生数据库(未就业特困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并与校学生处相关科室沟通,迅速形成与完善学校数据库,努力做到精准的、有针对性开展定向、定位就业服务。全面协调与检查、通报校、院、系三级就业体系工作的开展情况,掌握省内外就业形势的趋势和用人单位需求、学生求职诉求。强化日常工作的科学管理,注重工作效益,适时向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主管校领导汇报就业工作进展情况。
负责人:张旭东卓德志具体执行人
二、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相关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工作负责人:张令彬
工作执行人:生涯教研室主任李凤(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主任范晓丹(兼职)、教研室刘春玲、王敬国、杨春萍等全体专兼职教师。
(一)就业相关公选课程和就业指导讲座相关安排与调整。上学期期末已经上报学校公选课平台的相关课程安排。
1.上述课程安排按照学校教务处有关安排统一执行,有关教师要及时关注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有关教学通知,结合实际做好调整教学形式,课时时长,考核形式等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准备,确保严格及时高质量执行学校有关教学要求。
2.2021届就业指导讲座安排。
2021届学生就业指导讲座按照惯例应在2020年6月进行,届时教研室将依据疫情发展情况和上级、学校有关要求,5月份再制定专案另行通知安排。
(二)处内生涯规划教研室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将开通网络生涯教育咨询和就业指导个体咨询服务,以帮助应届毕业生纾解就业压力,提升求职能力。应届毕业生可登陆哈师大学生就业管理网进行专题学习、技能提升、政策把握和预约咨询等板块。
1.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模块:
①不开设其它线上现场教学,以原有的精品、质量过硬的慕课作为线上资源,学生可以反复播放。
②针对生涯规划课程某些章节开设课程节选专栏或专题讲座,由教研室优秀教师授课或借助全国生涯学会平台选购课程。
③教研室要充分与上学期建立的十个院系“生涯工作坊”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和具有可操作的线上指导与咨询工作。(该模块具体工作由教研室李凤、杨春萍、刘思言负责。)
2.就业指导信息与咨询平台:主要是就业政策、就业技能(线上面试、简历制作、就业相关法律、报到证改派、基层就业专栏、公务员、入伍等内容)此模块也可以釆用校内外相结合。线上就业咨询可与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合作,如遇到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可及时转介。(此模块由教研室刘春玲、王敬国、李滨娜负责。)
3.典型事例引导模块:线上定期宣传校内外的典型事例,以《人生求索--哈师大百例优秀毕业生案例集》中的事例及全国各高校涌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毕业生案例为素材。疫情防控期间医疗防控知识与相关政策的宣传专栏的开设。(此模块由教研室范晓丹、王敬国、李滨娜负责。)
4.职业技能线上培训:依托“师创空间”的十五门线上创业技能培训,专题性师范专业从师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同时根据毕业生实际就业需要再购买些线上培训课程。(此模块由教研室王敬国、刘春玲、范晓丹、李凤负责开发项目。)
(三)各学院要运用网络等技术手段切实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当前是2020届就业工作的关键期,受疫情影响就业招聘的形式已经做出调整,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将以在线等“非见面式招聘为主,请各学院在就业指导的形式上也要做出适当调整,切实提高就业信息的利用率和就业指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各单位要在充分利用学校发布的线上招聘就业信息的基础上,积极收集网上合法、有效的线上相关专业的就业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认真审核、筛选、分类、推送,做到就业信息及时、准确、高效的推送到未就业毕业生手中。
2.各学院要利用网络等线上指导的形式加强对本院毕业生个性化、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当前疫情会给毕业生择业带来诸多困难和困惑,各学院利用学生闭环报送系统的有效载体,搭建时时在线网络就业指导平台,充分利用辅导员职业生涯工作坊等资源,及时掌握学生择业动态与心理状态,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和指导工作,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努力提高就业岗位的利用率,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实际签约率。
3.各学院要利用有效载体做好毕业生诚信教育,进一步降低已签约学生的违约率。要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树立毕业生诚信意识,让学生准确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珍惜已签约岗位,杜绝无理由毁约,进一步降低违约率。
4.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疏导和就业帮扶工作。当前由于防疫形势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学院要密切关注本硕毕业生中重点学生的就业心理变化,加强就业心理疏导工作,防止出现就业心理危机事件。
5.做好疫区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各学院要结合学校防疫排查的契机,准确掌握湖北籍等疫区生源毕业生情况,针对疫区生源毕业生的实际困难实施一对一的有效帮助,切实帮助疫区生源毕业生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促进疫区生源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就业工作相关业务培育、学术报告和会议的工作要求。
1.防疫期间原则上学校暂停一切与就业工作相关的线下业务培训、学术报告,各教学单位禁止举办或承办任何与就业有关的线下培训、讲座、报告和会议等群体性活动,何时解禁将依据学校和上级精神另行通知。
2.凡是因特殊原因需要参加上级或外单位组织的与就业有关的会议或活动,必须通过学生就业指导处上报学校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依据审批结果执行,否则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招聘会与就业市场开发等工作
工作负责人:韩方立
工作执行人:汪斌斌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将停止开展各类现场校园招聘活动,已预约2月底和原定开学初来校招开宣讲会和举办招聘会一律推迟进行,何时可开展校园线下招聘将根据疫情具体情况和上级文件要求而定。暂停校招期间,将全面启动线上招聘与市场开发工作。主要将采取电子邮件、传真、网络、视频等手段开展投递简历、在线笔试面试招聘与市场开发工作。具体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学校举办“云双选”招聘周活动
三月初是毕业生就业旺季,市场科将与云就业平台沟通合作,构建云宣讲、云面试、云双选、云签约的线上一体化功能平台。举办“共同战疫——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周”主题招聘活动,毕业生就业招聘通过“录播+在线问答”方式进行,企业安排专人与学生进行互-问答。在云宣讲过程中,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在视频播放时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学生可直接投放简历、咨询问题和反馈信息。
(二)积极主动与云就业合作举办视频双选会招聘活动
通过线上组织双选会形式,完全模拟现场招聘流程,提供毕业生在线投递简历、申请面试、排队等待、与面试官线上视频面试等功能。因视频所需通道为借助第三方腾讯视频通讯程序,参与视频双选会的企业需缴纳每家企业每天300元费用,此费用为第三方长沙市云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收取,对学生与校方不需任何收费。
(三)向重点就业平台、重点单位发出视频招聘活动邀请。积极与我校现有近3千个用人单位沟通,(包括:长三角教师招聘举办方、万行教师人才网、省内地市教育局、就业基地相关单位等。)鼓励与欢迎其采用线上招聘方式在线发布招聘信息与举办线上专场招聘会。未在我校用人信息库注册的用人单位可通过哈师大就业信息网(http://jy.hrnu.edu.cn)注册申请,我处将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认真做好2020年3月10日开始举办“战疫无惧,春往职来”我校春季线上系列供需洽谈会的筹备工作与“线上双选会”等中型规模线上招聘活动。
(四)强化就业信息服务。
广泛收集并及时通过学校就业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强化线上招聘工作,各学院本硕毕业班辅导员,务必尽职尽责,做到信息传递无死角。同时组织就业处学生助理员注重线上招聘单位资质审核工作,保证毕业生权益不受损害。
(五)疫情期问就业市场开发工作。
鉴于疫情影响,暂停线下就业市场开发工作,改为线上进行。
1.校、院、系三级主抓就业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话、微信等方式密切联系广大用人单位。
2.校院要充分利用我校现有单位资源库,加强联系沟通,分类管理。
3.各学院充分利用教职工、校友资源等多方力量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扩大本学院自己的用人信息库,全方位为毕业生服务,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0 年 2月18 日
(信息来源:学生就业指导处)